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154篇
航天技术   63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1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永磁同步电机的运动是一个强耦合非线性动态过程,旋转高频电压注入下 的电机模型存在建模误差,数据采集存在测量噪声和系统噪声,采用传统的线性控制理 论难以达到要求。提出了以不依赖于准确数学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为基础的转子位 置观测器,可有效提高转子位置检测精度,增强抗干扰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存 在建模误差和噪声的情况下,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位置观测器的旋转高频注入法可准 确追踪转子位置。  相似文献   
62.
63.
64.
提出了一种利用中频正交双通道测量雷达发射机射频脉冲序列起伏的新的测量系统,并对此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据此,研制出一套完整的自动数字测量系统,进而分析了系统的测量误差。通过实际测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日食过程中,我国低纬地区广州和海口的F2层临界频率f0F2的高干扰重心频率ICF变化过程,鉴于多次日 处低纬的两地f0F2的日食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以及多次日食期间同一地方f0F2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ICF也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降低,因而对于低纬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可能要比直接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光化学过程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郝敬忖 《航空学报》1992,13(6):274-278
根据微波网络理论提出了利用A参量求解高频阻抗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网络分析仪系统,对短波阻抗进行了测量。实践证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利用S参量的方法(利用反射系数)相比大大地拓宽了阻抗测量范围,在通用仪器上获得了比专用仪器高的测量精度,同时还解决了网络分析仪与非同轴网络的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用高频后向散射探测系统测量高频返回信道的频率散布的实验, 对高频返回信道的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频谱宽度的日变化进行讨论.文中比较了地物回波谱和应答回波谱证实了陆地对高频后向散射信道的多普勒频移贡献甚小, 而对谱宽度和谱的形状有影响.   相似文献   
68.
描述了1993年10月~12月,在新乡站进行的高频返回散射观测实验,取得了大量很有意义的结果。从中看出:①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国的类型和形态特征;②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中最高观测频率、斜距的日变化规律;③返回散射观测中发现Es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9.
为降低天线副瓣电平(SLL)和展宽带宽,设计了一款谐振频率为14.25 GHz的16阵元非均匀间距的耦合馈电微带阵列天线。天线采用多层设计,通过在接地板开矩形槽进行耦合馈电,并引入空气层,降低天线Q值,增大带宽。区别于均匀间距阵列天线的激励幅值加权,从阵元间距角度入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降低副瓣电平,构建非均匀间距并联线阵天线。用槽面辐射的能量近似代替阵元接收的能量,观察阵元功率分配情况,并建立馈电网络所有馈线段的数学关系,保证非均匀间距条件下所有阵元为等幅同相激励。测试结果显示,天线在14~14.5 GHz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2,满足了卫星动中通的带宽要求;工作带宽内增益大于16 dB,副瓣电平低于-16 dB,性能优于均匀间距阵列天线。   相似文献   
70.
为了应对国产雷达所有元器件均国产化需求,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点在1.2GHZ~ 1.4 GHz的国产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固态雷达发射机。使用国产GaN功率模块对发射系统最大限度地进行小型化设计,降低组件的重量,加强设备的高可靠性及维护方便性设计,进一步完善GaN功率模块在线测试功能,使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完善的雷达故障诊断功能。增加系统的监控、检测及显示功能,并将各种工作状态信号都传输到主监控上,使系统的各种工作状态都能够在终端上显示,使操作人员通过终端界面便可以检查发射系统的各种工作参数,判断发射机的工作状态。在电磁兼容方面通过谐波滤波器对二次谐波的抑制,测试结果表明,发射系统输出信号的二次谐波小于等于-66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