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524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73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简述了神舟飞船综合测试分系统的方案和系统设计,测试方法和技术,总结了神舟飞船综合测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2.
正像地面活动受天气影响一样,神舟四号飞船在轨运行也会受到空间天气的影响。太空中的各种带电粒子辐射和中性大气是威胁航天员生命、影响飞船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73.
874.
中国     
《航天员》2012,(6):8-8
中国代表团赴德参加国际字航联搭载会旗移交仪式;第二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长沙召开;神舟十号飞船计划于2013年6月发射  相似文献   
875.
《航天》2012,(9):24-2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 神舟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直接采用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轨道舱可留轨半年,继续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神舟飞船采用了升力式返回再入,由GNC分系统进行再入过程中的升力控制,这是比弹道式再人更为先进的返回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飞船返回着陆点的精度和降低再入过载峰值,减轻航天员返回地面时承受过载的痛苦。  相似文献   
876.
陈杰 《航天》2012,(7):30-35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31日上午11时42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再入大气层,溅落在距美国加利弗尼亚西海岸约900千米的海面并被成功回收。至此,美国航宇局(NASA)和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国际空间站对接飞行试验结束,任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77.
《航天员》2009,(4):52-53
随着国际空间站第20长期考察组乘组人员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5”飞船升空,国际空间站这一寄托了世界航天界某种合作理想的“太空小家园”终于名副其实,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78.
《中国航天》2009,(5):47-48
俄联邦航天局4月初签发了总价值约12亿卢布(3700万美元)的两份合同.以开始设计能将宇航员送往月球的下一代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它在4月2日宣布.进步中央特别设计局战胜了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将负责设计“罗斯”M火箭。这种液体火箭将在俄拟新建的东方发射场发射.正在按价值3.75亿卢布的合同开展设计。进步设计局准备同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马卡耶夫国家火箭中心共同开展该火箭项目。  相似文献   
879.
《中国航天》2009,(9):6-9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6号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空  相似文献   
880.
1 中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工程 □□现代航天事业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中,航天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几十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而载人航天已经逐渐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发展趋势,其意义越来越明显,世界大国都在倾力加入这个行列。 1.1 国家地位需要 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它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