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一种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其结构为双层介质与空气层结合,辐射贴片为单个圆形金属片,通过电容耦合馈电的两个圆形金属片与威尔金森功分器相接,功分器的两个端口输出的功率幅度相同,相位相差90°。天线的3dB极化带宽为56%,VSWR<2的驻波比带宽为64%,增益在52%的带宽范围内变化在1dB以内。天线的远场方向图极化特性在35%的带宽范围内较好。  相似文献   
42.
43.
44.
高频电子线路形式繁多,学生经常感到深奥难懂,我们通过妥善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分散教学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插入生动形象的课堂演示,启发对比式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比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5.
文章根据机载超短波射频通道的性能检测需求,设计了一个射频通道测试系统,可通过无线方式来实现对射频功率等参数的检测。首先,设计了小型化宽带检测天线,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出其输入阻抗后,利用"化场为路"的方法,并结合微波网络理论、电路理论计算了其传输特性;然后,采用全波分析和微波理论相结合的混合法计算了空间衰减;最后,将空间衰减和检测天线传输特性相结合,分析了射频通道的功率传输特性。在没有对实验系统进行校准的情况下,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依然达到了较高的吻合度,表明使用该测试系统可以在宽频带、大功率情况下方便、可靠地实现对射频通道的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46.
高频电子线路形式繁多,学生经常感到深奥难懂,我们通过妥善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分散教学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插入生动形象的课堂演示,启发对比式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比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7.
在共频带定位系统中由于远近效应的影响,近场强定位信号可能对远场弱定位信号形成压制干扰,导致远场信号无法被捕获,进而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针对该系统存在的远近效应问题,本研究利用脉冲调制法对其进行抑制。首先,分析了远近效应产生的原因;其次,对脉冲调制的关键参数占空比和脉冲图案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得到了一种适用于本系统的脉冲调制方案;最后,从理论和仿真两方面对所设计的脉冲调制方案进行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经过脉冲调制后,受到远近效应影响的弱信号被捕获的概率大幅提升;同时,在强弱信号功率比为40dB以内时,使用脉冲调制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弱信号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48.
高动态环境中导弹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动态环境中导弹捷联惯导系统(SINS)圆锥误差形成的原因。研究了由陀螺频带不足、量化误差和安装误差,以及姿态更新率过低造成的圆锥误差。给出了计算公式,并在一定条件下计算了误差的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不能正确感测运载体的角运动和姿态更新率过低是引起圆锥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对稀疏频带超宽带ISAR成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与实际情况更相符的空间目标稀疏频段成像步骤.以往这类问题主要针对一维稀疏向量,且都直接采用正弦信号模型开始分析.事实上,在ISAR二维信号处理中,不同频带的方位像由于慢时间采样尺度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且由于速度的影响不同频段下的回波信号也无法用统一的正弦信号模型来表示.对这些以往稀疏频段成像研究中常常忽略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进而给出了等效超宽带成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电动舵机负载模拟器可在实验条件下模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舵机受到的空气动力铰链力矩,是半实物仿真的重要设备。在介绍电动负载模拟器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伺服系统研究所面临的难题的基础上,以改善系统动态频响为目标,设计基于双回路电机的加载方案并建立双回路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分析系统输出力矩对指令力矩的跟踪能力,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双回路方案有效地抑制了系统多余力,其工作频带在舵机扰动的情况下仍可达35 Hz,为电动负载模拟器提供了一种频带更高、匹配性更好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