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航空   775篇
航天技术   131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3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选用目前飞机上使用的7B04铝合金/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有机涂层体系,对其在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变化进行了原位测试,分析了其失效的特征.研究表明,加速老化试验前,7B04铝合金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中的缺陷较少,涂层可以很好地将腐蚀性介质阻挡在外,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破坏,此时涂层相当于1个纯电容.加速老化试验后,水很快就能进入涂层内部,但涂层内防腐蚀颜料锌铬黄离子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能将基体钝化,保护基体免受腐蚀,经过335 h即1个周期电解液已渗透到达涂层/基底的界面,并在界面区形成腐蚀反应微电池后,测得电化学阻抗谱表现为2个时间常数.划痕处金属的腐蚀反应与划痕周围涂层内锌铬黄离子的水解反应同时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进行1 008 h即3周期后,电化学阻抗谱上出现感抗现象,在低频时相角出现负值,这是由于锌铬黄离子的水解产物能将金属基体钝化,而钝化膜此时处于点蚀诱导期.感抗现象在加速老化试验进行了1 344 h即4周期后消失,说明此时钝化膜已经穿孔,点蚀进入发展期,并有腐蚀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942.
无失效试验数据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上,样本量越大,通过估计得出的值越精确。但许多武器装备造价昂贵,危险性高,不可能做大量的现场试验进行可靠性分析,面临着如何探求无失效情况下高可靠性装备的评估问题。文中基于元件的无失效成败型试验数据,研究了指数型元件组成系统的可靠性评仆方法。  相似文献   
943.
葛森  李仲  张积广  张有宏  张弛 《航空学报》2008,29(2):411-415
 进行了含多处损伤(MSD)的未加筋LY12CZ铝合金壁板的剩余强度试验。用0.12的钼丝切割预制裂纹,在垂直于裂纹面的方向施加单调增加的拉伸载荷,直至壁板破坏。得到了含不同裂纹几何的未加筋壁板的剩余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主裂纹长度增加,未加筋壁板的剩余强度减小;对相同的主裂纹长度,主裂纹和相邻的MSD裂纹之间的距离b减小,平板的剩余强度也减小。用5种失效准则分别计算了每个壁板的剩余强度。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净截面屈服准则和表观断裂韧性准则的误差较大,塑性区连通准则预测的平均误差为22.17%,改进的表观断裂韧性准则的平均误差为16.98%,而改进的塑性区连通准则预测的平均误差为8.27%,改进的塑性区连通准则大大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944.
结合某型飞机前缘缝翼操纵系统,提出了三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模态形式,即系统作动器卡住失效模态、作动器内部断开失效模态和作动器断裂失效模态。重点探讨了在缝翼操纵系统故障模态下,系统故障对结构强度影响的分析方法,从而为后续型号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面向铝合金难成形材料,利用所研制的具有变压边力的板材液压柔性成形装备,针对飞机参数名称上的典型零件,探讨了板材液压柔性成形技术的普遍规律,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液压加载最优路径、坯料形状优化确定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指导实验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6.
失衡旋翼的直升机自激振动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国才 《航空学报》2006,27(4):630-634
直升机使用中很可能出现旋翼各片桨叶特性不一致的情况,为了研究失衡旋翼对直升机自激振动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地面、悬停及前飞状态的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当量铰旋翼模型,计入动力入流的影响,分别在旋转坐标系和固定坐标系中建立了桨叶及机体的动力学方程。以减摆器失效对直升机地面共振的影响为例,对桨叶及机体的时域响应进行了非线性数值仿真,用Floquet传递矩阵法计算了摆振后退型模态频率及阻尼,并用时域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中一个减摆器失效后,各片桨叶摆振运动特性相差很大,系统的摆振后退型模态阻尼下降幅度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47.
本文研究了国产普通TO型管壳中的可伐基底上镀金层与Al-1%Si丝键合后,在恒温老化过程中Au-Al之间互扩散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情况,同时由于Kirkendall效应的存在,引起孔洞的形成而造成Au-Al系统失效。结果表明:在Au-Al键合系统中,存在着三种失效模式:HB、BL(Ⅰ)和BL(Ⅱ)型,其中BL(Ⅰ)型是致命失效,造成BL(Ⅰ)型失效的原因是Kirkendall孔洞的存在,一定的金层厚度是形成Kirkendall孔洞的必要条件,造成不同失效模式的原因是由于镀金层厚度的不均匀性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48.
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开发工具Delphi7.0,设计和开发了基于飞机性能软件的飘降越障检查软件。该软件通过读入性能软件中巡航和飘降部分的结果文件,并根据用户输入的相关信息,实现了飘降越障的自动化检查,能够计算得出继续点和不可返回点,画出这两点处的飘降曲线。不仅提高了性能和签派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在保证飞行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9.
APU失效模式分析与维修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PU翻修经验为基础,分析了APU失效的原因,并通过以经验为基础的失效模式分析。建立了APU故障、零部件损伤与TSO的近似定量关系:并以降低综合成本为目的,建立了各种情况下APU修理范围。及单元体、附件修理深度的确定依据和方法:为APU修理方案制订、承修商的监督、转包修理成本的控制和机队工程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工程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50.
为给电荷衰减时间测试仪器提供溯源,研制了一套电荷衰减试验仪检定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双指数形标准衰减电压源、标准脉冲分压器和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三个重要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采用虚拟仪器软件Lab Windows/CVI编制,该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