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623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48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针栓式喷注单元雾化角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凯  雷凡培  张波涛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0,41(10):123622-123622
为了实现不同径向孔形的针栓式喷注器雾化角的准确预测,从动量守恒方程出发建立了液膜撞击液膜和液膜撞击液束的雾化角理论修正模型。对于液膜撞击液膜的喷注单元,模型中通过理论推导引入了2个变形因子,将撞击的几何变形效应与雾化角关联;对于液膜撞击液束,通过引入阻塞率定义有效撞击动量比,同时将液束入口孔形的影响隐含考虑在变形因子中,最后根据高速摄影试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获得了对应的变形因子组合系数,使得新的雾化角模型适应性更广、准确性更高。结果表明:引入变形因子和阻塞率的理论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及数值仿真结果吻合很好;对于液膜撞击液膜,变形因子基本维持在0.9~1.1,根据试验结果及仿真结果,变形因子推荐值为C1=0.99和C2=1.06;对于液膜撞击液束,变形因子推荐值为C1=0.75和C2=1.25。该模型根据实际出口的轴向动量和合成总动量计算雾化角,隐含考虑了撞击作用造成的影响,较根据撞击前入口的轴向动量和合成总动量计算雾化角的常用模型预测值准确度显著提高,为针栓式喷注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3.
强迫扰动下的射流撞击雾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楠  雷凡培  杨岸龙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27-124027
为全面把握撞击式喷嘴的工作特性,进一步认识雾化在燃烧不稳定中所起的作用,采用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强迫扰动条件下撞击式喷嘴的非稳态雾化特性研究。试验方面,采用水力扰动装置产生喷前压力扰动,由脉动压力传感器记录喷前的脉动压力,由高速摄影对动态的喷雾场进行背光拍摄。数值模拟则是基于开源程序Gerris开展,通过给定周期性变化的速度入口来模拟前端压力扰动下的撞击雾化过程。首先验证了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案处理非稳态雾化的有效性,其次将自然雾化与强迫扰动雾化进行对比,分析了强迫扰动条件下的撞击雾化特性,最后研究了扰动频率与扰动幅值对于撞击雾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强迫扰动下的射流撞击喷雾场出现了弓形液滴群局部聚集的现象,并且在时间上表现出周期性特征,雾化频率与强迫扰动的频率一致。在研究的频率范围(1 257~3 563 Hz)内,撞击式喷嘴的雾化对扰动都有响应。扰动频率主要影响相邻弓形液滴群之间的间距以及雾场与扰动压力之间的相位关系,扰动幅值则主要影响雾化Klystron效应的强度。随着扰动幅值的增大,液膜的破碎长度减小,撞击点下游的流量特性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由正弦波形转变为陡峭前缘波形。  相似文献   
194.
为了揭示微量润滑系统的喷射雾化规律,采用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的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测量了油滴雾化特性.针对3种可降解绿色润滑油——三羟甲基丙烷三油酸酯、植物油6000和聚乙二醇400,测试得到了不同的油量、空气流量和截距条件下的雾化锥角及油滴大小、速度、数量的分布规律.试验表明,喷雾锥角主要由喷嘴结构决定,油滴数量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95.
薛帅杰  刘红军  陈鹏飞  夏益志 《航空学报》2019,40(7):122697-122697
为了解管路注气对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预燃室煤油离心喷嘴喷注过程稳定性的影响,在大气环境下开展了敞口型离心喷嘴注气时喷注过程稳定性试验。使用注气装置在离心喷嘴的上游供应管路中注入空气,通过高速相机记录管路内的两相流特征和喷嘴喷注过程的振荡特征,采用图像区域亮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喷注过程的振荡强度。研究发现:注气能显著改变敞口型离心喷嘴的喷注雾化过程及稳定性特征;注气后雾化液膜破碎距离缩短且喷雾角减小,喷注过程出现明显的振荡并伴随Klystron效应;管路内两相流的气泡尺度较大且切向孔较小时,喷注过程的振荡幅值较大;随着注气量增加,喷注过程的振荡频率降低;气泡尺度及两相流型对离心喷嘴喷注振荡过程的影响与普通气泡雾化喷嘴的显著不同,柱状流型时离心喷嘴喷注过程出现1~3 Hz流量振荡且可能间歇性断流。气泡对切向孔的间歇性堵塞作用可能是喷注过程振荡及Klystron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6.
《航天》2012,(5):44-44
雷锡恩公司完成了标准-3ⅡA导弹的固体姿轨控系统(TDACS)初始设计评估,标志着该项目向关键设计评估迈出了一大步。火箭发动机包括4个转向喷嘴和6个姿态控制喷嘴,TDACS的高精度推进是标准-3ⅡA导弹精确拦截弹道导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7.
双油路燃油喷嘴,在主喷嘴未投入工作的小负荷工况,燃油雾化质量差,不利于点火和燃烧过程.试验表明,向主喷嘴供应压缩空气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所得结果,对地面燃气轮机的运行和改烧劣质燃油的陆用航机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8.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喷嘴雾化模糊关系矩阵,建立了描述喷嘴雾化特性的模糊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不同工况下的空气雾化喷嘴,离心式喷嘴雾化特征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聚类,对5种实验工况进行了分类,计算的分类情况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空气雾化喷嘴,离心式喷嘴不同实验工况的雾化效果进行了正确的评判。  相似文献   
199.
本文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的工作特性和雾化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包括:测定喷嘴的流量特性,通过数码照相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定喷嘴在不同压力下的喷雾锥角,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和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测量喷嘴的雾化粒度SMD及尺寸分布。通过对上述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对该发动机燃油喷嘴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0.
低压下直流式喷嘴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圃青  王家骅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73-276,331
利用脉冲激光技术测量了低压下直流式喷嘴侧喷下游的油雾场,获得了油滴直径、索太尔平均直径、燃油浓度空间分布以及射流穿透深度随环境压力下降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在低压下由于气动力与脉动紊流强度的减弱,将导致油雾平均直径增大和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燃油雾化特性变坏的实验结果。同时研究比较了气流速度与油压对雾化特性的影响,并认为:气流速度始终是决定燃油雾化质量的主要因素;低压下应主要考虑油压变化对射流穿透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