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6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肇俊武  李桂贤 《航空发动机》2011,37(4):F0002-F0002,F0003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在庆祝建所50周年期间,于2011年8月5日,举办了以“聚焦技术创新,振兴航空动力”为主题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论坛,刘大响、尹泽勇、陈懋章、徐建中4位院士应邀作了精彩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蔡睿贤,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金属材料学家胡壮麒,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燃气轮机专家闻雪友等嘉宾,该所领导和一线科技人员共300余人听取了演讲。  相似文献   
82.
孙宝忱 《航天》2011,(7):22-25
在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稳步快速推进,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将于明年建成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正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三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83.
《航天》2011,(10):9-9
为更好地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中国院士提供相关支持与服务、发挥IAA中国院士的作用,经与IAA秘书处协商,IAA研究中心(中国)于2011年9月3日在北京举办IAA院士日活动。37名IAA中国院士、7名IAA国际院士及相关单位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84.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6):F0002-F0002
戚发轫,辽宁复县人。“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兼任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85.
刘晓民  魏海亮 《机场工程》2006,(1):F0003-F0003
2005年11月25日,空后机场营房部在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组织召开了“2005年度机场营房系统院士顾问座谈会”,总参科工委常委,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郑颖人院士应邀到会。空后机场营房部基建工程处,  相似文献   
86.
《航空发动机》2006,32(3):F0003-F0003
闻雪友 院士 1940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慈溪县,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七0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87.
薛滔 《太空探索》2012,(11):45-45
9月7日,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航天(航太)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并就航天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作了题为《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的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戚院士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及我国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远景。  相似文献   
88.
《卫星应用》2016,(4):1
2016年3月3-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两会期间,万钢、杨元喜、包为民、胡树华等多位代表委员为卫星应用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员杨元喜作为北斗的代表提出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构建起中国唯一且统一的权威时间体系(北斗授时体系),另一个则是要统一"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时空基准。2016,北斗产业的风口即将要来!3月17日,新华网全文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  相似文献   
89.
90.
《航空发动机》2009,35(3):F0002-F0002,1-4
2009年4月13日,赵振业院士(上图左)接受了本刊编辑部主任李华文(上图右)的专访。在访谈中,赵院士介绍了应用于WP7、WJ6等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和盘的不锈钢GX-8(1Cr12Ni2WMoVnbA)的研制历程,指出该钢的研制融合了西方国家和前苏联合金钢的设计思路,兼具高耐热性和高冲击韧性;介绍了中国第1个航空中温超高强度钢GC-19(38Cr2Mo2VA)的研制历程,指出该钢的应用使得中国制造的飞机后机身构件具有超高强度的设计目标得以实现;介绍了为解决一直困扰中国制造的飞机起落架寿命短的问题而研制的国产300M钢,指出该钢的研制成功使中国飞机起落架用超高强度钢从此走上了双真空高纯熔炼之路,进而使中国飞机起落架从此走上了长寿命、高可靠性之路;最后介绍了中国尚未进行重点研究发展的轴承齿轮钢在国外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