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02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绝热瞬态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希直  朱均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8):1893-1898
为了研究可倾瓦径向轴承在载荷扰动下的绝热瞬态行为.对瞬态油膜压力和温度分布采用了时变的Reynolds方程和能量方程, 建立了轴颈及瓦块动力学方程.应用有限差分及Newton-Raphson法对方程联立求解, 模拟了阶跃载荷冲击工况下可倾瓦径向轴承热瞬态非线性响应过程.给出瞬态过程中油膜最高温度、最小膜厚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论认为瞬态过程中, 油膜温度和膜厚变化量较大, 油膜温度和膜厚响应有一定的超调量, 瞬态过程中有可能因油膜温升过高或膜厚太小而导致失效.   相似文献   
42.
《中国航天》2008,(5):43
因大气进入防热罩设计上的问题,美国定于2009年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漫游车可能推迟发射。该项任务费用已达18亿美元,超出原先预算1.65亿美元,而新防护罩将需再花3000万美元。该探测器采用新式着陆技术,并由小型核反应堆供电,使其能在火星表面上更快地行进和携带更大的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43.
天兵 《中国航天》2005,(9):17-20
8月3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任务专家罗宾逊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太空行走:他站在空间站17、4米长的机械臂末端到达机腹部,对航天飞机成功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危险的“外科手术”。此举不仅使发现号转危为安,还创造了一项新奇迹,因为此前航天员们还从未尝试过在飞行中对航天飞机的防热系统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44.
俄罗斯防空导弹的防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对某型号燃气舵试验由于防热失效导致结构破坏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了破坏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了给未来空间运载系统表面提供耐用的热防护,正在研制三种新型防热系统(TPS):钛合金多层壁、超级合金蜂窝和新的碳-碳多支柱结构。该文介绍这些方案的验证试验(热、振动、噪声、存放环境、雷击、气动热)。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防热方案,可以在2300°F以下表面温度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47.
涓涓 《西南航空》2006,104(9):102-103
青瓦红墙。墙红得饱满,瓦绿得圆润。 几根老树丫慵懒地在阳光中打着盹儿。而阳光却把树的过往与心事一一泄露。这样一个聊胜于无的无语境界被墙一一窥视。  相似文献   
48.
神舟飞船防热结构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结构方案、材料选择、地面试验等方面对神舟飞船防热结构的研制和某些特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防热结构的飞行结果,特别是舷窗、舱盖、天线、姿控发动机等部位的烧蚀情况,证实了飞船的局部防热是十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49.
低密度硅基材料烧蚀机理分析与工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连群 《航天器工程》2001,10(2):8-15,26
从低密度硅基材料烧蚀机理分析这一角度出发,阐述载人飞船返回舱大面积防热结构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经过地面试验检验的计算结果。论述的主要内容:(1)分析了神州一号返回条件下,材料的烧蚀机理;(2)优化出影响材料的烧蚀性能的主要参数;(3)指导了烧蚀材料的研制,对烧蚀材料有明确的性能要求;(4)确定了防热结构在载人飞船返回条件下,大面积防热结构的厚度。此分析用于载人飞船飞船的研制,并为飞行试验所验证。  相似文献   
50.
神舟飞船防热大底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神舟飞船返回舱上的主要防热部件——防热大底的结构设计特点。从受热、受力和结构合理布局多方考虑,确定防热大底采用大面积烧蚀层和背壁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整体玻璃钢环的复合结构形式。经过大面积烧蚀计算与温度场分析、局部突起物烧蚀计算与温度场分析、防热大底受气动外压计算分析、静力计算分析以及详细的结构设计,设计出的防热大底较联盟号防热大底轻,结构比“双子星座号”飞船的防热大底简单。经过一系列的地面试验和神舟飞船的三次成功飞行试验,防热大底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