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航空   2256篇
航天技术   224篇
综合类   204篇
航天   7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综述了镍锌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研究情况。从磁性能、配方对吸波性能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镍锌铁氧体吸波材料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并与我司研究情况进行对比,希望对镍锌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2.
143.
本文介绍了高锰钢切削加工性能的优缺点,从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切削力、刀具耐用度等方面阐明了对高锰钢切削加工的影响,并给出高锰钢合理切削条件.  相似文献   
144.
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几点深入思考,提出了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改革新举措。构建了以校企协同育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5.
高温材料科学实验设备是开展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的必要支撑。综述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关于空间材料科学实验设备的研究现状,重点剖析了国际空间站上典型材料科学实验设备的技术特点。介绍了中国空间高温材料科学实验设备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在从最初功能简单、结构单一的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集材料制备、处理、实时观察、测试和在线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实验系统。进一步总结了空间高温材料科学实验设备的关键技术,并对中国材料科学实验设备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6.
《航空材料学报》2019,(2):I0001-I0001
<正>1著录格式及示例(1)专著[序号](空二格,下同)作者(或编著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类型标识/载体标识].其他责任者(译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张立同,曹腊梅,刘国利,等.近净形熔模精密铸造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ZHANG L T,CAO L M,LIU G L, et al.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ar net shape investmentcasting [M].Beijing:National  相似文献   
147.
针对开孔泡沫材料提出了新的支柱形状控制方程,并在Voronoi随机泡沫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支柱形状变化对其各向同性弹性性能、非线性压缩和拉伸力学行为的影响;讨论了支柱细腰程度和模型随机度共同作用的影响效果,并比较了两种因素作用效果的大小.结果表明,支柱细腰程度的增大明显降低了泡沫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无量纲应力.同时,支柱细腰程度对泡沫力学性能的影响要大于模型随机度的影响,并随模型随机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8.
介绍了用于飞船返回舱的低密度材料防热机理及热响应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分层模型建立多层结构一维热传导方程,计算了低密度材料温度分布,并与电弧加热器试验结果作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9.
以苯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为基体,采用高温R1M工艺复合成型了T300碳布增强聚酰亚胺层合板,复合材料的Tg达351℃(DMA),材料在300℃弯曲强度保持率达90%以上,模量保持率达85%以上,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50.
针刺技术在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刺针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针刺技术用于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成型的原材料特点、工艺与应用等.分析表明,刺针的结构对于纤维引入有重要影响,合理选用刺针是针刺C/C复合材料增强织物复合成型的基础;针刺增强织物中材料成分、刺针和工艺的多样性,使得针刺增强织物具有相当的可设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