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42篇
航天技术   78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1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再入飞行器可达区域近似算法及地面覆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无旋圆地球假设下,利用飞行器最大纵程、最小纵程和最大横程三个典型性能指标,建立了飞行器纵程和横程之间近似椭圆分布的解析关系式,通过该关系式能够快速得到纵程和横程对应的边界曲线,并根据球面三角形将纵程和横程的对应关系转化为经纬度关系,从而得到飞行器地球表面可达区域的边界线.通过与Legendre伪谱法计算所得最优解的比较发现,在不同经纬度,以不同航向角再入后,最优化方法计算得到的边界点与解析方法计算的边界曲线分布基本一致,并仿真分析了不同弧段再入后飞行器地面可达区域的变化特点,针对顺行轨道和逆行轨道完成了再入飞行器地面覆盖范围的计算.该解析方法通过3个典型指标就能够快速计算飞行器再入可达区域,有助于飞行器着陆场快速选择和初期轨道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42.
罗盛茂  李红 《航天控制》2005,23(6):35-40
通过施加冲量的方法消除J2项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对编队飞行的影响,在编队的相对构型和整体绝对位置得到控制后,研究了低轨卫星编队飞行的地面覆盖问题,最后通过算例给出了卫星编队在南北纬86°之间全球覆盖所需的时间、周期、圈数和覆盖角。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心率较小的低轨编队飞行,根据本文所推导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是比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43.
基于间接法在线能力评估和自主规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载火箭推力故障条件下的自主救援任务,研究了一种基于间接法的在线能力评估和自主规划方法.构建了以入轨点能量最大为最优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数值方法探讨了在满足轨道倾角和入轨点路径角约束条件下,入轨点速度、远地点和近地点跟入轨高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一种与入轨高度相关的特征量来对入轨能力进行评估.以近地点最高为救...  相似文献   
44.
对于参数多、状态多且状态转换关系复杂的软件,测试人员设计的测试用例往往难以保障测试覆盖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测试用例生成与约简算法。该方法定义了一种数据模型——测试路径控制阵列模型,将其与因果图法结合起来,可通过编程实现测试用例设计。该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便捷、充分,避免了由于人工绘制因果图和检查判定表引入的错误。应用于实时系统软件的主副切换功能测试时,生成测试用例32个,对被测对象覆盖全面且有效。  相似文献   
45.
《航天电子对抗》2012,(1):30-30
俄罗斯塔斯社2011年12月13日报道称,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副局长Anatoly Shilov当日表示,俄将在2012~2020年间为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划拨1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46.
圆轨道星座全球覆盖的充分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圆轨道的星座,目前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实际应用方面,很少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并证明了达到全球连续多重覆盖的充要条件。这对进行星座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文针对机载测控天线对导弹覆盖的仿真,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避开繁琐的计算,圆满完成了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48.
49.
航路实施雷达管制的条件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五”期间,空管系统建设注重“点、线(航路)、面(区域)”相结合,突出空管建设的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特点。本根据京、沪、广大三角航路实施雷达管制具体情况,分析航路实施雷达管制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明确航路实施雷达管制必须以雷达及VHF覆盖为前提、各管制中心空管自动化建设为基础,拟定航路在设施上具备实施雷达管制条件的建设内容,这对今后我国东部地区逐步实施雷达管制、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0.
针对传统侦察星座目标单一、弹性低的问题,提出了多等级区域侦察弹性星座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星座设计过程按区域等级信息分为多个子星座逐步设计,直到整体星座对所有的区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区域被划分为3个等级为例,首先对星座设计需求、设计指标及设计步骤进行了分析。其次推导了地面最低分辨率和轨道高度的关系并确定了不同子星座的轨道高度。最后考虑轨道倾角、一箭多星发射、光照和升交点漂移同步约束,构建基础星座、子星座1和子星座2的优化模型。最终设计星座为3层混合星座,共8个轨道面和70颗卫星,星座对各等级区域的最大重访时间分别为10937s,12241s和17437s,弹性指数为2213%,2420%和6361%。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星座可实现对区域覆盖和弹性分级的设计要求,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比Walker星座设计方法,在同等设计要求下,Walker星座所需卫星数为156颗,多等级区域侦察弹性星座所需卫星数远低于Walker星座,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星座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