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位于赤道异常区的广州(23.17°N, 113.34°E)和茂名(21.45°N, 111.31°E)两台站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观测到的GPS电离层闪烁数据, 分析比较了这两地电离层闪烁出现的逐月变化及地方时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中等强度闪烁(S4 > 0.4)和强闪烁(S4 > 0.6)的出现均呈现明显季节分布规律, 两站的闪烁活动均表现出春秋强, 冬夏弱的特点, 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20:00LT-24:00LT; 从空间分布来看, 两站的闪烁活动在2011年秋季, 闪烁出现的区域比较分散, 而在2012年春季, 主要在两站上空区域出现的闪烁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62.
基于肇庆地磁台的地磁监测数据和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建立的华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的监测数据, 统计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太阳活动低年期间广州地区地磁扰动与电离层闪烁的关系. 用肇庆台地磁水平分量H的变化量换算出肇庆地磁指数K, 以此来代表广州地区地磁扰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磁暴/强地磁扰动对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的发生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 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低K值期间, 而在K ≥ 4时电离层闪烁的发生呈下降趋势. 电离层闪烁发生率随季节和地磁活动的变化规律表现在, 春季的弱闪烁发生率、夜间中等以上闪烁发生率和夏季中等以上闪烁的发生率明显与地磁活动指数K相关, 即随$K$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在秋季和冬季闪烁发生率与K指数变化无明显关系. 同时还综合分析了地磁与太阳活动的变化对电离层活动的影响, 广州地区闪烁主要发生在太阳活动较低的磁静日期间.   相似文献   
63.
电离层异常环境中的电离层不均匀体会导致高功率微波传播发生电离层闪烁效应。电离层闪烁会影响10MHz~10GHz频段范围的无线电信号,影响区域集中在以磁赤道为中心的±20°以内的低纬地区和高纬极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分和秋分前后夜间,随着太阳活动有11年周期变化特性。基于自主研发的全球电离层闪烁发生概率预测模型深入分析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2.45GHz和5.8GHz信号的电离层闪烁效应随经纬度、季节、地方时、太阳活动水平等变化特性,研究发现采用2.45GHz信号时不能忽视电离层闪烁衰落影响,研究结论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建设的频率选择、地面站选址、传播环境保障分系统建设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4.
首先研究了闪烁的产生机理及特性。其次通过对国外各种闪烁模型的分析比较,选择了预测精度较高的Van de Kamp模型作为长期闪烁统计(预测)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结合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地面气候资料,对国内的部分站点给出了月平均标准偏差值,为今后的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根据某空间飞行器及目标几何模型,用高频近似法计算飞行器的电磁散射和角散射线偏差等,计算结果与矩量法(MOM)及暗室测试结果吻合,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给出了该空间飞行器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统计结果、角闪烁在近距离的变化,以及模拟运动过程中散射特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空间飞行器点频后向RCS满足χ2分布模型;在远场,角闪烁引起的线偏差与距离基本无关,在近场,线偏差与距离密切相关;动态散射特性与运动中的相对姿态和距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王克让  张劲东  朱晓华 《宇航学报》2010,31(7):1838-1843
针对MIMO雷达体制下角闪烁引起的测角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CS自适应融合加权的抑  相似文献   
67.
比相单脉冲雷达测角与角闪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相单脉冲雷达采用和差通道接收信号比相的方法测角。一般认为,雷达事实上并不是在测量目标的方向,而是在测量目标的角闪烁方向。从特殊的两点目标出发,分析了单点目标和复杂目标下比相单脉冲雷达和差通道方式测角的原理与内在异同,探讨了比相单脉冲雷达测角与角闪烁的关系,提出有关雷达测角的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8.
伽玛暴偏振的测量对喷流机制的确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伽玛暴偏振探测仪POLAR是中欧合作的、专门用于探测伽玛暴偏振的探测仪器,POLAR通过康普顿散射的原理实现对伽玛暴偏振度高灵敏度的测量。介绍了POLAR的整体方案和载荷研制情况,通过蒙卡模拟和地面实验对仪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OLAR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偏振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69.
在这一刻,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接近人类,只依靠一个信念,便变得无所畏惧。这里很安静,没有风,但却有悬浮明耀的太阳和繁多却不闪烁的星星。这里没有空气,更没有绚丽多彩的晚霞,  相似文献   
70.
通过分析彩灯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案,对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设计,选择了外围元器件,进行了I/O分配及外部接线,同时,利用其丰富的指令,给出了能够实现功能的四种控制方案,分析了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