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一种改进的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A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网络演化模型.这种改进模型考虑了现实网络的相关因素,对BA模型的优先选择概率进行了改进,更加符合现实网络的演化形式.采用马氏链方法计算改进模型的度分布.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其度分布在双对数坐标平面上不再是幂率分布.  相似文献   
332.
根据轨道舱长期管理过程的特点,以及飞行模式的不同划分,可以通过建立动态规划模型,分析并提出长期管理过程中对轨道维持控制时机、控制量、燃料消耗等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长期飞行过程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333.
双轴拉伸应力下后继屈服面的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岑  刘芳  付强  洪友士 《航空学报》2012,33(12):2230-2239
屈服面的位置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材料塑性应变的确定。针对双轴拉伸应力下金属材料的塑性行为,以一种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后继屈服面在拉-拉应力空间中的演化。考虑了有限变形效应和耦合硬化效应,给出了屈服面的确定方法,并预测了拉-拉应力空间中的初始屈服面(IYS)和后继屈服面,预测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能一致描述出后继屈服面演化中的前端尖点效应、尾部包氏效应、膨胀/收缩以及移动和畸变。针对两种加工硬化材料(Al 6061-T 6511和Annealed 1100 Al)承受轴向拉伸、环向内压、轴向-环向混合比例加载时的后继屈服面,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后继屈服面的演化,并能分析其物理机制,为后继屈服面的演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4.
本文采用二阶精度NND格式,应用改进的二阶段化学反应模型,通过求解二维Euler方程对柱面气相散心爆轰波胞格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传播过程中,空间尺度的扩张导致了散心爆轰波后气流的自然膨胀,使得多波结构的爆轰阵面呈现出显著的胞格自组织特性.根据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本文归纳了五种胞格演化模式,分别命名为内凹波阵面会聚、波阵面扭结、褶皱波面失稳、胞格自合并和三波点滑移,并定义了各种模式的物理特征,分析了其相关的演化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335.
谢涛  张育林 《推进技术》2000,21(5):34-37,52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眼高维故障样本数据的聚类问题,提出基于演化策略的最优统计聚类算法。为预防算法过早收敛,演化策略采用了父本适应值的动态调整值与共享函数,并针对超高维数据聚类提出了控制参数的适应性调整技术;为使算法能最终跳出局部最优死区,提出算法的局部调整策略。该算法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典型故障仿真数据集分析,并取得了最优聚类结果。此外,还基于IRIS数据集比较降该算法与FKCN模糊自主聚类算法。仿  相似文献   
336.
漂移壳追踪方法与内辐射带的长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发迹辐射带结构,如何在当前年代下恰当地使用AE-8/AP-8模型,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在物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年代下使用辐射带模型AP-8的漂移壳追踪方法DSTM(Drift Shell Tracing Method)。计算结果表明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对内辐射带的通量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30-40年来,南大西洋通量异常区中心向丁和向北发生偏移,高粒子辐射区域的范  相似文献   
337.
非预混火焰热斑产生和演化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兆普  朱民 《推进技术》2012,33(4):530-535
对于非预混火焰来说,燃烧反应区被扩散掺混作用控制,火焰体现出比较强的分布式特征,在扰动较大的情形下,火焰面会出现被撕裂的特征。这种情况下,热斑的产生和演化问题就成了非预混火焰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一个理想二维平板非预混火焰为研究对象,在伯克-舒曼经典假设的前提下,通过格林函数法理论计算非预混火焰热斑的产生与演化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较小的St数、较大的Pe数以及较快的对流速度有利于热斑向燃烧区下游的传播。这些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非预混燃烧不稳定性的相关机理以及发展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38.
分析了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微损伤演化规律,建立了含损伤演化的动态本构模型。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微裂纹以翼型裂纹形式扩展,基于平面翼型裂纹扩展模型,建立了二维动态损伤本构关系,并退化到一维拉伸状态,假设微裂纹成核规律满足Weibull分布,得到了一维拉伸应力状态下能够反映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的宏细观相结合的动态本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39.
针对装配指向性天线、具有确定性链路调度的导航星座,对星座网络拓扑处于非连通条件下的星间路由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演化图理论对星座的动态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给出相应的数据结构描述。然后,提出计算最早到达路径的路由算法,给出了路由算法的具体步骤,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性。最后,在算法模拟中,给出了最早到达路径的平均时间开销和跳数开销,并讨论了路径起始时刻对最早到达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0.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观测了箱梁颤振过程中模型周围流场的旋涡特征,以模型扭转振动位移作为参考信号,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了旋涡规律性演化对模型周期性振动的驱动作用.风速较低时,箱梁振幅很小,其尾部风嘴附近上侧的旋涡尺度也很小,不易观测到,而下侧的旋涡尺度较大,其形状接近于圆形.当风速接近颤振临界风速时,箱梁振幅明显增大,并且模型尾部风嘴上侧的旋涡尺度也显著增大,达到与下侧旋涡尺度相匹配的程度,模型尾部风嘴上下侧旋涡的交替作用主导了结构振动直到模型振动发散.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方法模拟了箱梁颤振临界状态下的绕流特性,结合正交特征分解(POD)的方法研究了模型颤振时刻表面压力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发现在颤振过程中箱梁表面波动压力的主控成分向迎风侧风嘴漂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