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290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定向凝固参数对二元铝锂合金共晶生长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定向凝固参数对二元铝锂合金共晶生长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Li少于7wt%的合金中,晶体不能以共晶方式生长。Li多于7wt%的合金中,可以获得平面生长的共晶组织,凝固参数对晶体生长方式及组织形貌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2.
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在空气和氧气气氛下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CoxO2 (x =1 ,0 .8,0 .5,0 .2 ,0 ) ,用X射线衍射 (XRD)测定晶格结构和晶胞参数 ,并用CR2 0 2 5扣式电池及 1 8650型电池对材料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LiNi1-xCoxO2 中钴含量增加 ,晶胞参数a和c值依次减小 ,晶胞体积收缩。同时烧结气氛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极大 ,氧气气氛有助于LiNi1-xCoxO2 (x >0 )的生成  相似文献   
363.
铝锂合金喷丸强化数值模拟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喷丸强化工艺过程的特点,利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模拟喷丸残余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喷丸速度、弹丸直径及弹丸数量等因素对铝锂合金喷丸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进而对比了单弹丸模型、均布式阵列弹丸模型和随机弹丸模型下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采用X射线残余应力仪和电解抛光法得到喷丸强化后沿铝锂合金试件厚度方向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残余应力层深度约为0.24mm,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距表面深度为0.08mm处,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4.
首次使用疏水型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利用其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密封晶体生长容器,采用恒温蒸发法进行晶体生长.溶剂通过蒸发离开生长容器后,被生长容器外的吸附剂吸附,使得溶液维持一定过饱和度,以实现单晶的连续生长.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空间低温溶液晶体生长地基模拟装置.利用此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地基模拟实验,获得一批高质量α-LiIO3单晶,证实了该生长装置的溶剂蒸发量和容器密封性能够满足空间低温溶液晶体生长需要,为未来空间低温溶液晶体生长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5.
铝锂合金作为航空航天广泛应用的合金材料,其疲劳断裂行为的研究对结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第三代铝锂合金2195-T8为研究对象,通过恒幅拉-拉疲劳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2195-T8铝锂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试验与仿真研究。基于断面显微测量与观察,在仿真模型中引入多个初始裂纹,模拟多裂纹的融合扩展过程,获得多裂纹独自扩展、交融时扩展和融合后扩展的规律。结果表明:裂纹融合前,在疲劳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总体上不断增大,塑性区域体积增加区域平缓;当裂纹相互融合时,裂纹面处应力强度因子瞬时增大,远高于其余裂尖数值大小;随着裂纹进一步融合,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数值趋于平稳;裂纹完全融合后,到达裂纹快速扩展阶段,塑性区域体积与扩展步数呈正比增加,扩展速率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裂纹面交汇融合成新的椭圆形状裂纹面。  相似文献   
366.
建立了基于直接氨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SOFC-GT)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开发了一种架构优化的高功率-质量比的高效发电系统,并研究了燃料利用率和系统燃料分配对系统功率分配、各子部件质量以及其?损失等性能的影响。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压气机压比、燃料摩尔流量、空气摩尔流量等输入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性能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功率-质量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净发电效率为56.85%,?效率为50.71%,净发电量为213 kW,功率-质量比为0.730 3 kW/kg,达到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为SOFC-GT混合动力系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制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系统在商用飞机主动力和辅助动力上的应用,表明SOFC-GT混合动力系统在航空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7.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涡轮(SOFC-GT)混合系统作为电推进飞机的动力源时,会面临低温低压的大气环境以及对重量有严苛的要求,因此通过优化系统构型使得该混合系统满足航空应用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为此本文提出了燃料并联和串联的两种SOFC-GT混合系统构型,并从热力循环理论、系统热力学性能以及系统功重比等方面依次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并联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要优于串联系统,对于系统发电效率、比功和功重比分别提高3.32%,113.14%和34.04%,CO2排放率降低3.22%。随压比的提升串联系统的效率存在最优点,随燃烧室温度的提升并联系统的效率持续下降。在空燃比为4~6的变化范围内,串联系统的输出功率变化幅度更大,相对并联系统为116.29%~87.11%。除此之外,虽然SOFC-GT混合系统的功重比相对较低,但基于其优异的效率,在系统能量密度方面整体要优于锂电池,这有利于提升电推进飞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368.
通过力学性能和组织观察研究了2198新型铝锂合金的后续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度,并通过XRD衍射仪对原始板材和热处理之后的板材进行织构测算。对比分析表明:2198铝锂合金最佳固溶制度选为500℃×1 h小时,最佳时效制度定为175℃×20小时。经过重新固溶时效后,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而延伸率变化小于3%。原始板材织构主要存在着较强的{-110}〈-1-12〉组分以及{001}〈0-10〉,{-3311}〈-1-10〉和{-5512}〈3-95〉组分,但经过重新固溶时效之后,主要织构变为{-110}〈-1-12〉,{-3313}〈-1-10〉和{-112}〈1-11〉组分,呈明显弱化趋势。从而改善此合金趋于各向同性条件下的抗疲劳性能与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69.
用SAXS研究锂对7000系铝合金相变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芳  李金山  周铁涛  刘培英 《航空学报》2008,29(4):1037-1043
 为了深入了解锂对7000系铝合金的影响,以获得优良性能含锂超高强铝合金,对含锂7000系铝合金进行了研究。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实验方法对7000系及含锂的7000系铝合金进行相变动力学研究,得出了析出相颗粒尺寸和体积分数。根据获得的这些数据进一步确定成核、长大和相变3个阶段的激活能。结果表明:含锂合金的析出相长大和粗化进程比无锂合金更加缓慢;含锂合金的成核激活能小于无锂合金,长大激活能和相变激活能都大于无锂合金,说明含锂合金析出相成核容易,长大和整个相变过程都比无锂合金困难。  相似文献   
370.
采用一种新型形变热处理方法制备1420铝锂合金细晶超塑性板材,其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约7μm.对细晶板材在温度范围450~570°C、应变速率5×10-41~×10-2s-1条件下进行高温超塑性拉伸,探求了对板材流动行为及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在525℃和l×10-3s-1的变形务件下,板材呈现了最高延伸率,约为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