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航空   602篇
航天技术   327篇
综合类   117篇
航天   57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本文针对常规谐波齿轮传动的缺陷,提出了活齿式谐波传动的3种新方案。通过对3种方案结构及特点的研究,力图发现性能更为优良的传动形式,为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2.
全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的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全柔性机构是一种新型机构,通过采用免装配、无间隙和无摩擦的设计方式可实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高精度。其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可作为精密驱动系统中的运放机构。为此,对此类机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典型的结构类型、结构设计中的诸多考虑以及新型运放机构的开发等。所有这些都为精密作业领域中驱动系统的构筑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素材。  相似文献   
933.
三自由度3-CS并联平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并联机构--三自由度 3-CS并联平台机构的模型。应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的瞬时运动。同时对该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 :给出了操作平台的输出运动参数的 3个运动约束方程和3个独立输出运动参数与 3个独立运动输入参数之间的一阶速度影响系数矩阵,最后给出了求解机构位置正、反解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34.
弹翼展开机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折迭弹翼机构在指定时间内展开到位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文中采用序列响应面法和全概率定理解决了涉及机构动力学随机参数及发射攻角随机参数的双重随机性问题,基于本方法所研制的RSMM程序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5.
对不同出口间距零质量射流组的流场结构进行了PIV实验.采用相位锁定技术测量了周期内不同相位的瞬时流场速度矢量, 显示了两股射流涡对之间相互作用、融合成为一股射流的全过程.发现射流出口间距越大, 射流组融合完成所需的时间、空间历程越长.在射流组融合完成后的下游截面上, 速度分布和单射流相似, 具有自模性.虽然融合未完成前各截面不存在整体自模性, 但两股射流外侧仍满足自模性.   相似文献   
936.
实现机翼前缘形状连续变化柔性机构的拓扑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杰  葛文杰  杨方 《航空学报》2007,28(4):988-992
 为了实现自适应机翼表面的连续准确变化和结构轻量化,将分布式柔性机构引入到机翼形状变化结构设计中。基于SIMP密度 刚度插值模型,以实际位移与目标位移之间的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实现机翼前缘形状连续变化柔性机构的拓扑优化模型,采用Matlab编程对柔性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不同参数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使用Ansys9.0对其中一个优化结果进行了机构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机构可实现机翼前端0~8.14°的变化;不同的体积分数、驱动位置、权重因子将对优化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证明了用分布式柔性机构实现机翼前缘连续形变的可行性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7.
938.
航天器着陆缓冲机构是开展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核心装置,其着陆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探测任务的成败。本文梳理并总结了现有航天器着陆缓冲机构的相关设计技术,重点介绍了航天器着陆缓冲方法、机构构型和地外小天体着陆/锚定机构,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次,针对各类着陆缓冲机构总结了动力学分析技术现状,对比了理论解析模型法、全机刚体仿真分析法、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法、全机柔性仿真分析法和半主动控制仿真法等动力学分析方法的优劣。再次,论述了地面等效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滑轮平衡法、斜坡模拟法和全机1/6尺寸模型法3种地面等效试验方法的主要特点。最后,结合未来深空探测需求,对航天器着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39.
以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重点分析了自然界鸟类起降方式.然后分析了国内外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垂直起降技术、弹跳起降技术、滑跑起降技术和滑翔起降技术进行了阐述,对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仿鸟扑翼飞行器自主起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0.
牧彤 《机场建设》2005,(2):5-6,8
迈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场接近饱和状态,疲于应付一个接一个的扩建项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复杂的未来,如何适应变化、应对增长,成为政府机构、机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