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136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三维流场可视化一直以来是个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介绍了基于流线连接的流面生成方法,针对发散场中流线间距过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旋度计算的流面生成方法,通过流线法向量连线生成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流带和流面,最后选取CDC风场数据对算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2.
高黏度密封胶在航空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其流动性差、黏度高,实现自动化稳定涂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钉孔涂胶,对密封胶的剂量控制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当前在自动钻铆装备上应用的自动涂胶形式多采用气动涂胶,尚无法精密稳定控制涂胶剂量,且出胶量受密封胶固化影响较为明显。因此,研究自动化、精密、稳定的涂胶方法,提出一种伺服驱动涂胶方法和全套解决方案势在必行。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气动涂胶,伺服涂胶能够在密封胶固化期内持续稳定、精确地控制涂胶量。  相似文献   
83.
阵风发生器流场特性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安排试验以及进行数据分析,需要事先获知阵风发生器扰动流场特性.基于某型叶片阵风发生装置,对影响阵风强度及其分布形态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重点分析了叶片摆角幅值、振荡频率、来流风速以及叶片侧向间距的作用.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上述敏感参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心线各点阵风幅值.侧向阵风速度幅值在叶片下游各截面具有相似的分布形态,且在小攻角范围与叶片摆角幅值保持线性变化.因此选定来流风速和振荡频率后,调节叶片摆角幅值较易获得期望的阵风强度.风洞试验表明:阵风发生器特性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85.
小高径比扰流柱冷却通道的换热和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涡轮叶片尾缘处圆形小高径比扰流柱冷却通道的换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进口雷诺数和扰流柱间距对冷却通道换热和流动特性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进口雷诺数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冷却通道端壁的换热性能,但这种改善能力随着进口雷诺数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同时降低冷却通道的压力损失系数.在两种扰流柱间距中,流向间距是影响端壁换热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流向间距的减小,冷却通道换热性能逐渐变好,压力损失系数降低;横向间距是影响冷却通道流动损失的主要因素,两者大小成反比关系.在通道计算中,扰流柱平均换热性能约是端壁平均换热性能的1.8倍,端壁换热权重约是换热面积比0.824倍,同时该权重几乎不受进口雷诺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大直径小环腔燃烧室常温常压下的贫油点火性能,开展了燃烧室在不同进口马赫数(0.035~0.075),点火电嘴插入深度(-0.3~2.2mm),喷嘴间距比n=1.65和3.3下的点火实验研究,获得了进口马赫数、点火电嘴插入深度和喷嘴间距比等对贫油点火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n=1.65时,随着进口马赫数的增大,燃烧室的贫油点火油气比快速下降,贫油点火边界拓宽,而点火电嘴的插入深度对燃烧室的贫油点火性能影响很小;在进口马赫数小于0.07时,n=3.3方案的贫油点火性能显著优于1.65方案;在相同进口马赫数下,着火时间及联焰时间随着油气比的增大而缩短;燃烧室的贫油点火边界受两个因数限制,燃油雾化颗粒度SMD不大于76μm和油气比不小于0.015。大直径小环腔燃烧室的喷嘴间距比设计能够远远突破常规燃烧室的设计值范围,达到3.3。  相似文献   
87.
栅极间距是影响推力器离子束流的发散角、推力大小的关键参数,为了解决栅极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栅极间距自动检测的技术难题,针对栅极孔径的特殊结构和光线传播的特性,建立了栅极间距和小孔面积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平面栅极间距检测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选取栅极中心孔位进行35次重复试验,该方法的标准差为12μm,具有较高的重复精度。精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于±20μm,满足离子推力器装配过程中的栅极间距测量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望替代现有人工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
铆钉间距对二维SRAM蒙皮隐身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二维电磁散射问题的有限元算法理论,编写了相应计算程序;然后对一布置有两铆钉的二维SRAM蒙皮模型在铆钉间距为20、40和60mm情况下计算分析了铆钉间距对其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铆钉间距越大,蒙皮结构的隐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9.
采用光镜,电镜,阳极复膜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对6063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细化枝晶组织有一临界含量,这个临界含量约为0.15%RE。当稀土含量大于0.15%时,稀土才会减小二次枝晶间距并细化共晶组织。而稀土细化晶粒在低含量时最为明显。从铸态组织考虑,6063合金中加入0.20%RE为宜。  相似文献   
90.
为了深入了解涡轮叶片尾缘扰流柱区域的流动结构和换热情况,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小间距梯形扰流柱通道内的流动和换热.数值计算结果表明:①数值计算得到的端壁静压分布、弦向出流量分布、总压系数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端壁换热分布规律总体上与实验结果一致.②扰流柱区域的流动方向基本为弦向.沿弦向湍流度是逐渐升高的,靠近弦向出口扰流柱后的湍流度比较低.数值计算结果对涡轮叶片内部冷却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