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航空   1643篇
航天技术   392篇
综合类   302篇
航天   12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通过研究产品(零件)制造过程、方法、参数等工艺因素,给零件表面及表层带来(留下)特有的微观特征性,首次在高精度惯性仪表和高可靠电磁继电器(机电类)产品制造体系中引入了零件表面微观工艺特征性概念,提出了制造阶段的产品工艺可靠性设计和微观工艺特征(性)分析方法,提出了该类产品制造中的工艺设计更应该关注零件与产品设计原理匹配性和性能特性符合性观点,提出零件制造要从单纯的控制几何精度向控制性能特性转变,从宏观、单一采标的几何参数评价向微观、综合采标的非几何(非尺寸)参数评价模式为主转变的建议.零件表面存在的这种微观特征现象与零件几何精度一样,将对产品制造的合格率、稳定性、可靠性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产品的合格率影响极大,有必要开展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以建立起我国自主的高端产品(或零件)制造基准工艺平台.  相似文献   
152.
民机可靠性设计与评价系统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民用飞机可靠性参数体系研究、民用飞机可靠性参数指标确定与优化方法研究、民用飞机可靠性实现技术研究的各项研究成果基础,设计开发基于签派可靠度的民用飞机可靠性设计与评价系统,实现民用飞机可靠性参数选择、指标确定与优化,证据源数据处理、可靠性评价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3.
针对有试验性能退化量参数记录、且(或)有部分数据缺失情况的小样本无失效轴承试验问题,通过由Taylor和Thompson提出的数据模拟法实现补全样本退化量,结合Bootstrap自助法扩大样本量,再根据基于性能退化轨迹的补充信息方法来进行其可靠性评估。选取7组受试轴承的振动退化量,对比在完整数据和带有缺失数据情况下的分析结果,发现可合理利用原舍弃不合规试验的部分有效信息,使之增加可靠性评估的样本数,从而得到较不用这些数据更为准确的结果,且所得结果较用完整数据结果绝对值相差在01以内。对比由极大似然估计法和加权E-Bayes法分析试验寿命数据的结果,发现该方法所得评估结果更优,与试验实际相比误差在10%以内,对于提高评估精度及降低试验成本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4.
鉴于火工装置研制现在缺少一套完整的可靠性设计、试验、评估方法与程序,文章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总结了一套方法和程序,主要介绍火工装置可靠性模型,各个环节的可靠性设计、试验方法,并叙述了现型号使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55.
基于三机冷备份的遥感器计算机系统冗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当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冗余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制定出了三机冷备份的冗余计算机结构,并对关键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56.
重复使用技术是提高航天任务经济性的有效途经。针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系统的重复使用需求,对系统可重复使用次数及重复使用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特别是更易于重复使用的电子类系统,基于数学模型法、元器件计数法等可靠性评估的经典方法建立了返回式航天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以返回式卫星的电源分系统和回收、着陆分系统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了维修活动对可靠度的影响,建立了系统固有可靠性与维修后可靠性一体化的模型,建立了基于维修效果的系统重复使用次数评估模型,对系统的可重复使用次数进行了评估。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役龄因子、失效率等典型参数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计算了系统可重复使用次数达到50次以上的所需条件。  相似文献   
157.
158.
为研究电磁继电器在一年连续加电条件下的可靠性,搭建了电磁继电器长期加电测试系统。通过试验发现了壳体温升规律,产品的触点压降、吸合电压、释放电压、接触电阻、触点压力、触点形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整体稳定可靠。在长期加电条件下,双稳态磁保持继电器比单稳态电磁继电器具有更加优秀的温度特性。通过试验验证电磁继电器能够满足一年连续加电的可靠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9.
问:近年来质量与可靠性工作越来越受关注,作为主抓该项工作的资深领导,请您谈谈质量与可靠性工作对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重要意义。马副司长:不言而喻,质量与可靠性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是非常重要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含量很高,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在这种环境下,研制高性能、高水平的发  相似文献   
160.
目前,有关航空维修中出现的高故障率现场可更换单元(LRU)的可靠性评估和LRU 故障组件定位等方面的研究仍鲜有报道,为此设计一种适用于LRU“更换维修暠策略的可靠性评估仿真模型,详细介绍模型中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步骤,并以某型军用飞机液压系统中常见的高故障率LRU 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在LRU 可靠性评估中具有可行性和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