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1篇 |
免费 | 199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94篇 |
航天技术 | 471篇 |
综合类 | 142篇 |
航天 | 18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248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79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238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195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深空高速再入对返回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采用传统弹道式返回,将使返回器面临残酷的气动热环境,同时需要解决落点偏差大的问题;采用新的预测制导返回技术需要解决返回过程的航迹规划、制导和姿态控制问题.根据球冠倒锥外形飞行器在大气层内再入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建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弹道式返回和预测制导返回两种飞行方案进行仿真,最后围绕返回飞行总体特性参数和返回方式的技术要求等进行工程应用分析,为深空返回的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3.
2011年5月18日,随着成都—拉萨航路开始实施ADS-B实验运行,我国民航空管新技术应用领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成都—拉萨航路作为我国首条应用ADS-B技术的航路,从此彻底结束了通航46年来没有雷达覆盖、没有监视手段的历史,开启了我国以新技术手段实现对空管制监控的先河。2011年6月16日,南中国海三亚情报区内的L642和M771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微分法分析计算定位误差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通过生产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在解决多误差因素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中的简便与快捷,从而有效简化了复杂定位方案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提高了夹具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5.
<正>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西部大型枢纽机场,航班量增加迅猛,塔台管制放行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日益凸显。传统话音放行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空中交通服务所要求的安全、高效。为进一步提高塔台放行管制工作效率,满足航空运输飞行量不断增长的需求,2009年6月4日07:00(北京时),新航行系统技术-数字化起飞前放行PDC(Pre-Departure Clearance)技术正式启用。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管制放行由话音向数字化的转变,给塔台管制放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大降低,运行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6.
S模式是有效提高二次雷达运行质量和效率的一项技术变革,总结和学习国际民航业界成功的应用经验,探讨和分析系统方法在S模式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民航S模式应用和其他监视系统新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Ka频段双通道遥测设备的和、差通道存在相位差,并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需要在基带终端通过校相才能实现相位差的校正,最终完成对目标的自主跟踪。在靶场中,以往都是通过架设标校杆进行基带校相,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相位标校的目的,但是随着遥测设备作战领域已经向深海、高原等区域拓展,受到这些特殊位置环境等对架设标校杆的种种限制。本文重点研究了在高原环境下,不架设标杆校,通过偏馈天线发射信号,实现和、差通道相位零值标定的目的。本文给出了基于偏馈天线的无杆标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69.
采用分包体制的星载数据系统与传统的PCM遥测遥控系统,两者面向的数据源有很大不同。本文在描述分包系统各种星上数据源并分析其特点后,提出了一种通用建模方法,并通过举例说明。在系统设计、仿真和测试中,这种方法都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70.
星间链路切换将严重影响卫星网络的通信性能,需要对切换链路加以保护,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很欠缺。为此,给出一种新颖的星间链路切换保护(ISLHP)算法,该算法可同时生成业务路径和备份路径,且具有最小的综合费用(包括备份费用和业务费用)。算法采用本地链路保护,为星间链路切换提供快速恢复,并利用星间链路切换的可预测性和备份资源的可共用性,通过降低需要保护的链路数,减少闲置的备份资源,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切换恢复时间短,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