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8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国际航空》2012,(6):4-4
美国国会在国防预算中增加了美国海军“无人驾驶舰载监视和攻击系统“(Uclass)计划的拨款,通用原子、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门和波音公司4家承包商已获得美国海军授权.参与Uclass研制活动。目标是2016年到达关键设计评审阶段。为此.美国海军计划用X-47B验证机开展大量试验.一方面加快X-47B计划进程:另一方面根据未来可能的作战环境开展模拟适应性试验.以确定Uclass的最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2.
提出一种适应性设计理念,以应对飞机概念设计中用户需求、竞争环境、先进技术成熟度等不确定性因素。其基本思想是在飞机概念设计中应事先为后继机型应用新技术预留发展空间,以便后继机型能适应新的用户需求和竞争环境。根据适应性设计的理念,对一种短程客机的基本机型及其后继机型进行了概念设计。短程客机基本型采用尾吊布局型式,目的是为后继机型应用新型发动机和先进机翼气动技术预留发展空间。基本机型N1配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和超临界后掠翼;第二代机型N2-A和N2-B分别采用开式转子发动机或小后掠自然层流机翼技术;第三代机型N3同时采用开式转子发动机和小后掠自然层流机翼技术。基本型与后继机型自然过渡,形成飞机族,具有很好的继承性。对飞机族的评估表明,两种第二代机型的油耗比基本型分别低17%和7%;第三代机型的油耗比基本型低26%。整个客机系列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3.
谢红云 《航天员》2014,(1):34-35
六大技术打造奔月“天梯” 长三乙运载火箭是一后的长三甲火箭为芯级箭,以更改,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之一,  相似文献   
134.
为了探究已建跑道能否满足大型飞机A380-800起降的要求,建立了弹性层状的刚性道面模型和A380-800的整个主起落架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A380-800对道面土基的响应深度、场道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力和面层最大竖向位移的影响,并与B747-400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尽管A380-800的最大起飞重量比B747-400大41.09%,但A380-800主起落架机轮数目多、间距和轮距均较大,有利于增强应力扩散、减弱叠加效应,所以其土基响应深度与B747-400仅相差4.29%;其层底最大拉应力的平面位置因受主起落架机轮布置的影响,与B747-400的层底最大拉应力出现在不同位置,且两种机型的层底最大拉应力值仅相差1.09%;其面层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三轴双轮中心轴所在断面,而B747-400面层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内侧双轴双轮的后轴所在断面,且两种机型的面层最大竖向位移仅相差0.49%。因此,从力学特性角度,以B747-400为设计机型或适应B747-400正常起降的道面结构层能够适应A380-800的正常起降。   相似文献   
135.
基于旋转加速度计测量原理的重力梯度动态测量技术,仪器自身动态适应性能是该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从重力梯度动态测量误差机理出发,梳理出实现动态测量的关键技术;其次,以国内航空遥感作业常用的Y-12固定翼飞机为例,分析了典型测量作业工况;最后,开展了基于载体动态参数的地面模拟试验,初步达到了论证的技术要求,为开展真实动态条件下的重力梯度测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6.
基于火箭测量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CS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未来电子测量与数据获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简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该技术应用于火箭测量系统的技术难点,其中针对环境适应性和通信协议两个关键点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理论建模,为构建一个可靠高效的箭上无线数据获取方式提供了论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适应性管理问题,通过民机需求管理、适航审查和供应商管控等特点的分析与研究,梳理出环境适应性管理在需求传递、民机标准、作业过程和要求剪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适应性管理解决方案,并具体介绍了其组织形式、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阶段工作,以及型号管理实践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8.
文章结合航天应用空间环境要求以及MTM反熔丝器件的特点,对MTM反熔丝器件编程单元的航天应用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MTM反熔丝单元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并对MTM反熔丝单元编程前后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从抗总剂量和抗单粒子效应两方面对MTM反熔丝器件的空间环境适应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MTM反熔丝工艺满足空间环境应用需要,采用该工艺的器件应用于航天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空间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9.
深度变推发动机浮动环工作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我国载人航天登月需求,正在开展多次起动、10%~100%深度变推力80 k N液氧/甲烷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氧涡轮泵作为发动机的核心组件,采用的浮动环密封变工况工作适应性将直接影响到涡轮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依据发动机系统变推力要求,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浮动环密封进行不同推力工况、不同偏心率条件下的浮起力计算,并与一维方法计算的浮起阻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全工况范围内一、二级浮动环工作时偏心率介于0.4~0.6之间,浮动环泄漏量约为2.58~39.4 g/s。浮动环在此偏心率范围内工作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地避免浮动环碰磨、崩边,具备大范围变工况工作能力,满足涡轮泵安全性工作和发动机深度变推力工作要求,可以为涡轮泵方案论证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研究了空间飞行器编队中最具基础性的问题之一,即相对运动的角析表达及Hill方程的适用条件,通过建立相对运动的通解公式。针对不同性质的初值深入地分析了其相对运动轨迹的本质特征,并给出了Hill方程的适用条件,此外,文中还给出了一个新的编队设计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