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122.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了环境工程在某型飞机各研制阶段中的实践.对环境工程在完整型号研制中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可供今后型号研制和改进改型借鉴.  相似文献   
124.
一种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一种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仿人智能控制的基本原则,特征模型的划分和智能控制规律的构成。据此,设计了系统的知识库、数据库、规则库和推理机构。同时对某型飞机用数字仿真证明了这种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以及良好的解耦能力。  相似文献   
125.
光纤陀螺没有活动部件,是一种全固态的仪表,具有良好的力学环境适应性。本文从工程化角度,分析了力学环境对一体化光纤陀螺的光路、电路及机械结构的影响,用有限元方法对两种光纤陀螺壳体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指出结构优化设计的途径;对振动冲击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从振动台本身谐振、工装的动力学特性出发,定性分析引起输出误差的原因,得出了一些结论。分析表明:FOG-S01型光纤陀螺壳体在保持动力学特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还可以减小壁厚。试验结果证明:力学环境试验对FOG-S01型光纤陀螺不产生残余影响。  相似文献   
126.
介绍了GJB 4239《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中环境适应性设计部分的3个工作项目的目的和用途,工作项目实施需要的基本条件,分析了当前型号研制中各项目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国际航空》2012,(6):4-4
美国国会在国防预算中增加了美国海军“无人驾驶舰载监视和攻击系统“(Uclass)计划的拨款,通用原子、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门和波音公司4家承包商已获得美国海军授权.参与Uclass研制活动。目标是2016年到达关键设计评审阶段。为此.美国海军计划用X-47B验证机开展大量试验.一方面加快X-47B计划进程:另一方面根据未来可能的作战环境开展模拟适应性试验.以确定Uclass的最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8.
《中国航天》2012,(7):8
景海鹏简历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探究已建跑道能否满足大型飞机A380-800起降的要求,建立了弹性层状的刚性道面模型和A380-800的整个主起落架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A380-800对道面土基的响应深度、场道面层层底最大拉应力和面层最大竖向位移的影响,并与B747-400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尽管A380-800的最大起飞重量比B747-400大41.09%,但A380-800主起落架机轮数目多、间距和轮距均较大,有利于增强应力扩散、减弱叠加效应,所以其土基响应深度与B747-400仅相差4.29%;其层底最大拉应力的平面位置因受主起落架机轮布置的影响,与B747-400的层底最大拉应力出现在不同位置,且两种机型的层底最大拉应力值仅相差1.09%;其面层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三轴双轮中心轴所在断面,而B747-400面层最大竖向位移出现在内侧双轴双轮的后轴所在断面,且两种机型的面层最大竖向位移仅相差0.49%。因此,从力学特性角度,以B747-400为设计机型或适应B747-400正常起降的道面结构层能够适应A380-800的正常起降。   相似文献   
130.
谢红云 《航天员》2014,(1):34-35
六大技术打造奔月“天梯” 长三乙运载火箭是一后的长三甲火箭为芯级箭,以更改,具有运载能力大、适应性强、继承性好等优点,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技术最先进、构成最复杂的运载火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