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9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俄罗斯联邦空间局提出的Clipper飞船返回舱采用升力再入方式,结合了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特点,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过载低、空间大,而且可以部分重复使用,是未来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采用基于牛顿理论的气动力工程方法对气动特性进行预测,建立了考虑高超声速升阻比和效用容积时的多目标气动布局优化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获得了约束条件下的Pareto最优解集。  相似文献   
72.
把有些航天器(如空间站和侦察卫星等)上的物品返回地面,有两种方法可选用:一种是搭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返回,另一种是利用航天器上设置的专用返回舱返回。TAURUS和FAST是德国在80年代末设想的两种多体回收小型返回舱。它们预先装在空间站和贮存库中,需要时即可携带待返物品离开空间站、再入大气层并返回地面。文中主要介绍TAURUS返回舱的运行程序及主要构件(有效载荷舱、弹射装置及辅助设施等)。  相似文献   
73.
概述了通气阀装置的作用、结构和设计要求;提出了通气阀的八种设计方案,介绍了每一种方案的结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优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了球冠倒锥形返回长期舱的外形母线方程、特征点参数和气动性能。用修正牛顿理论对返回舱的气动系数进行了计算预测并与现有的实验数据作了比较。对现有的阿波罗、双子星座和联盟号三种小升阻比返回舱的气动系数进行了给定、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75.
为了测量进入航天器舱内重电离粒子引起的辐射剂量,在神舟3号返回舱的内壁上安装了一个由CR-39片和铝片叠合组成的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对回收的CR-39片进行化学蚀刻处理后,进行扫描并测量了由重电离粒子在CR-39片上形成的径迹斑.参照由重离子加速器的各种离子给出的标定值,在扣除由地面对照样本提供的本底值后,得出了返回舱内的线性能量传递(LET)值的分布,线性能量传递大于探测器记录阈值的总吸收剂量和总等效剂量,以及总等效剂量随屏蔽物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6.
降落伞-返回舱系统约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落伞-返回舱之间通常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为了进行理论分析,往往需要对其连接方式进行简化建模。文章详细阐述了3种不同的约束模型,并对有关方程进行推导,同时简要分析了各种约束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7.
陈霄 《航天器工程》2004,13(3):48-53,42
神舟飞船返回舱GPS接收机软件具有中断频繁、多处理器之间交换数据频繁、同步运行时序要求高的特点。因此,软件的容错设计对接收机高可靠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描述了该软件及采用的关键技术和容错技术。  相似文献   
78.
归纳、记述了有关联盟号飞船着陆系统的技术资料。重点在于着陆系统的任务、组成、工作程序,以及对关键技术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79.
建立了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撞击的弹性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返回舱着陆撞击的力学特性;详细推导了返回舱偏心着陆动力学方程,得到返回舱在各种着陆状态下获得的转动速度,为分析返回舱着陆后的运动奠定了基础。着陆撞击模型对航天回收,航空空降都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唐伟  张勇  陈玉星  桂业伟  李为吉 《宇航学报》2006,27(Z1):132-135
俄罗斯联邦空间局提出的Clipper飞船返回舱采用升力再入方式,结合了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特点,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过载低、空间大,而且可以部分重复使用,是未来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采用基于牛顿理论的气动力工程方法对气动特性进行预测,建立了考虑高超声速升阻比和效用容积时的多目标气动布局优化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获得了约束条件下的Pareto最优解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