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9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知识:     
《宝成科技》2004,(2):27-27
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中国“神舟”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可容纳3名航天员;返回舱直径2.5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介绍了载人飞船返回舱的再入走廊和气动环境。为了确定返回舱的自由流条件和驻我条件,其再入轨迹和再入走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3.
本文主要介绍小升阻比载人飞船返回舱的配平气动特性。研究表明,采用返回舱重心横偏的方法,在保持对静稳定性的要求下,可以获得飞行轨迹机动控制所需的配平升阻比。返回舱飞行试验的配平气动特性可从舱内惯性平台的加速度和姿态记录数据以及轨道数据求出。风洞试验的配平气动特性数据与飞行试验结果比较之后发现,以往风洞试验得出的马赫数大于6后,返回舱的配平气动特性基本不变的结果未被飞行试验所证实。在高超声速下,随着马  相似文献   
54.
10月17日,随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返回舱走出,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效组织、积极努力、扎实工作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这一成功,不仅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圆满成功,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的顺利实施开了好局。  相似文献   
55.
不同约束模型下降落伞-返回舱系统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敏  荣伟  王伟志 《宇航学报》2007,28(3):713-719
建立了球铰链约束、单点吊挂约束、倒“Y”型约束三种约束模型,并对某型号舱-伞系统稳定下降过程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给出在三种约束模型下,系统运动参数随时间、高度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结论可为降落伞-返回舱系统进行运动特性分析时简化约束模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6.
羽子 《国际太空》2011,(1):23-25
星尘号探测器任务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项行星际探测任务,也是第1项收集彗星尘埃并将样品带回地球的采样返回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研究怀尔德-2彗星及其彗发的组成。该探测器于1999年2月7日发射,经过4.6×109km的飞行之后,返回舱于2006年1月15日在地球着陆。星尘号探测器在7年的航行期间,共环绕太阳飞行3次。飞向彗星的途中,星尘号的气溶胶收集器在2次绕太阳飞行期间收集了星际尘埃(2000年2-5月和2002年8-12月)。2004年1月2日,星尘号在距怀尔德-2彗星240km处飞过,收集了彗发的尘埃样品,并拍摄了冰彗核的详细照片。此外,星尘号还于2002年11月2日在距离小行星安妮法兰克(小行星5535)3300km处越过,并拍摄了照片。  相似文献   
57.
计都 《国际太空》2011,(1):20-22
月球(Luna)计划是苏联的两个月球探测计划之一,其第1次任务是1959年1月的月球-1探测器飞越月球,最后1次任务是1976年8月的月球-24采样返回。月球系列计划共成功发射24次,其中7次任务失败。在成功的17次月球任务中,包括2次月球飞越任务,6次月球着陆任务,6次月球轨道器任务,3次采样返回任务。1970年9月-1976年8月,月球-16、20、24进行了3次月球采样返回,共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约330g。尽管在实施该月球计划过程中有多次任务发射失败,但这一计划使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多个第一,例如: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首次进入月球轨道;首次获得月球背面照片;首次实现月球撞击;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58.
59.
60.
“米尔卡”是德国研制的小型再入返回舱,将由俄罗斯“光子”号返回式卫星搭载发射。文中介绍了球形、米尔卡”再入返回舱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