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9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81.
本文介绍了载人飞船返回舱的再入走廊和气动环境。为了确定返回舱的自由流条件和驻点区条件,其再入轨迹和再入走廊是十分重要的。返回舱在再入大气层时会发生很高的马赫数和驻点温度,此时空气不再呈完全气体状态,而会发生分子振动、离解和电离等现象。返回舱再入时的马赫数、雷诺数、克努曾数、驻点压力和驻点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范围很大,由于这些参数的变化,在返回舱的再入流场中会发生真实气体效应、粘性效应和低密度等效应。在估计这些效应对返回舱气动特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弄清返回舱的再入气动力和气动热环境。  相似文献   
182.
民心 《太空探索》2012,(7):18-21
古代神话中,神仙衣袂飘舞,住在天宫里,让人无限神往。6月18日下午,随着3位航天员从神舟九号"飞"进天宫一号,千年梦想成真。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是景海鹏、刘旺两位航天员一直在忙碌。将近17时,口令重新在飞控大厅内响起。大屏幕上,正在返回舱值守的刘洋手执操作手册,仔细观察着仪表,不断与地面通话,并不断将地面指令传达给战友。  相似文献   
183.
刘瑞江 《航天员》2008,(5):62-64
航天员要迈向太空,气闸舱是必经之路,说它是人类由飞船通向太空的桥梁也好,说它是过渡通道也罢,总之,与没有出舱任务的神五、神六相比,这是神七的独门武器,虽然由轨道舱改造而成,属于半路出道,却也是样样设备一应俱全。气闸舱完成的使命是伟大的,但是它却不能回到地球,必须光荣地"牺牲"在大气层中。神七的气闸舱已经成为了历史,让我们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并请您记住:中国人走向太空的第一步,是从这里迈出的。  相似文献   
184.
江燕 《航天员》2008,(1):68-69
一日离轨关,使返回舱脱离运行轨道,朝地球方向的弹道飞行;二日再入关,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利用巨大的空气阻力制动减速,直至降到亚音速;三日开伞关,返回舱下降到低空后,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小下降速度;四日着陆关,着地之前,启动缓冲装置,减缓返回舱与地面的撞击,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185.
周建平 《航天员》2013,(4):42-44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后,神十飞行乘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至此,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既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相似文献   
186.
雨水 《航天》2010,(3):60-61
1999年11月至2008年9月期间,中国成功执行了7次神舟飞船和6次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任务。在历次航天器返回地面期间,陆军航空兵所属的直升机部队承担了飞船、卫星返回舱的回收以及航天员搜救和人员输送等重要任务。为此,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在这13次任务期间,结合回收任务,制发了直升机机载邮件,并由飞行部队及有关任务人员携带,销返回舱着陆地当日邮戳和相关纪念戳记,由直升机机长和飞行人员签名确认,真实记录了历次回收这一航天事件和相关的直升机飞行活动。由于数量有限。是难得的收藏品。这里介绍的是中国航天基金会的全部机载邮件,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87.
2007年9月14日,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联盟号运载火箭携带了一个欧洲航天局研制的光子-M3(Foton-M3)卫星准备发射。通过这个航天器,不仅要做欧洲航天局和其他国家的43项科学实验,而且还要做一项独特的试验,这就是被称为第二个年轻工程师卫星的 YES2试验。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学生热切地期待着这项试验的成功,因为这是他们经过5年多时间设计、制造和测试的产品。YES2载荷像一顶中式小帽,被安装在光子-M3电池组的顶部。  相似文献   
188.
2008年9月25日2l时1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月27日17时,航天员翟志刚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按预定方案进行太空行走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轨道舱.  相似文献   
189.
根据返回舱回收过程的压力环境特点,设计了由气源装置、比例调节阀、密闭压力容腔和真空发生装置等组成的环境压力模拟装置.经静态测试和特征波形测试表明,静态最大误差29 Pa,对阶跃、正弦、三角波等输入信号的跟随特性好,幅值误差不超过2.5%,相位误差不超过1.5°.返回舱的正常返回模式下测试的最大误差为37 Pa,时滞小,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0.
刘敏  荣伟 《航天器工程》2008,17(3):78-83
建立一种思路清晰、求解方便易行的降落伞返回舱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研究降落伞-返回舱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基础。文章从一般刚体动力学方程入手,结合刚体的运动学方程,建立了稳降及着陆阶段舱-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与空投试验的一些测试曲线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