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刘嘉宁 《国际太空》2014,(11):18-23
在连续工作超过8年,圆满完成了所有预定的科学任务之后,欧洲航天局(E S A)的"金星快车"(V e n u s Express)探测器于2014年6月18日-7月11日执行了本次探索的最后一个实验—气动减速(aerobreaking)。在此期间,"金星快车"利用大气摩擦降低了探测器的速度,使其近地点高度从250km降低至131~135km。幸运的是,"金星快车"经受住了考验,并被重新拉回到近地点高度450km的椭圆轨道继续观测,直到耗尽最后的燃料。  相似文献   
12.
宗合 《太空探索》2007,(12):4-7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日05分,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火箭点火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5千米,远地点高度50900千米,周期约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的目标,取得了发射阶段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陈全育 《航天》2009,(5):F0002-F0002
2009年4月15日零点16分,春夜中的中华大地一片静谧。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大凉山深处腾空而起,在我国东南地区上空划出了一道美丽的轨迹。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太平洋上空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6万千米、倾角20.5度的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是我国正在开展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上半年,最耀眼的彗星莫过于鹿林彗星,因为它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星云,若轨道呈双曲线,这会是它唯一一次造访太阳系内部。而且相较于其他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彗星,它算是非常接近地球的一个,近地点约只有0.41天文单位(相当于6100万千米),使得不少天文专家日以继夜守着它,才能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彗尾断裂、长时间“反向”彗尾等景象。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1,20(5):115-115
据新华网2011年8月12日报道,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运载火箭,将巴基斯坦-1R(Paksat-1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正常,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4km、远地点41 985km、倾角24.8°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6.
<正>9月5日0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3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2061千米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15日零点16分,春夜中的中华大地一片静谧.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星导航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大凉山深处腾空而起,在我国东南地区上空划出了一道美丽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士元 《国际太空》2006,(11):16-18
□□北京时间2006年9月23日05:36(日本当地时间23日06:36),日本、美国和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联合研制的太阳-B(Solar-B)卫星,从日本鹿尔岛内之浦航天中心由M-5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约为280km、远地点约为686km、轨道倾角为98.3°的轨道.另外,同它一起上天的还有2颗微小卫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利用气动力辅助异面变轨时初始降轨段的近地点高度对变轨性能的影响 ;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 ,考虑了最大热流限制 ,通过对最大倾角改变量和最少特征速度两类问题的优化计算 ,指出随着近地点高度的增加 ,变轨调节能力下降 ,对初值的鲁棒性变差 ;而所需最少特征速度与要求的倾角改变量有关 ,一般利用气动力辅助变轨近地点高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TecSAR)已于2008年1月21日,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升空.TecSAR卫星在升空后19min进入了近地点450km、远地点580km、倾角41°的预定初始轨道,最终机动到高约550km、倾角143.3°的太阳同步圆轨道,每天绕地球飞行15.22圈,重访周期为3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