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5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航空   518篇
航天技术   729篇
综合类   93篇
航天   16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1994年5月25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了穆尔曼专家小组的航天发射现代化计划执行报告。这份由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副司令员汤姆斯S.小穆尔曼中将挂帅的专家小组撰写的报告指出,要设法通过采用国外技术、增加投资、强化高新技术投入等办法来降低将卫星送入运行轨道的成本,单纯依靠一种办法并不能提高美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竞争能力。该报告认为,实现上述目的,可以有4个方案可供选择,即维持现有的做法,将现有的一次使用的发射系统逐步改进,开发一种新型的一次使用的发射系统,开发一种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系统。该专家小组认为,…  相似文献   
792.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和麦道公司正在扩大其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系列,企图与欧洲新火箭、苏联和中国的运载火箭竞争发射国际卫星。通用动力公司正在设计4种新的改进型宇宙神G/半人马座。它们将采用已有的液氧/RPI宇宙神第一级和液氧/液氢半人马座一级,将为其增加结构、改进推进系统、采用新的航空电子设备。每一枚火箭将设计成标准(3.3米)或宽体(4.2米)两种整流罩。也拟采用意大利研制的星上用的近地点级发动机。1988年底该公司已与意大利公司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793.
武铠 《太空探索》2006,(12):4-5
10月23日清晨7时2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绵绵山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标志性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冲天一举,将实践六号02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书写了中国航天历史上颇具意义的几个数字;走过50年的中国航天迎来了新时期首次宇航发射的成功;我国长征系刊运载火箭取得了1996年10月以来的第50次连续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794.
北京时间2005年7月6日6时4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人太空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795.
美国小型火箭商业市场发展缓慢□□在美国,期待中的小型运载火箭的商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因而美国政府仍是美国小型运载火箭发射业的最大用户。轨道科学公司经营“飞马座”、“金牛座”火箭和一种部分由剩余导弹硬件制成的小型火箭。该公司同航宇局(NASA)和国防部签订了延续多年的多次发射合同,从而成为美国小型火箭发射业中的佼佼者。轨道科学公司的竞争对手洛马公司却仍在为寻找用户而奋斗。洛马公司经营的雅典娜-1、2两种火箭只签订了2个发射合同。在1999年4月27日的发射中,雅典娜-2火箭发生故障,未能把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796.
文中首先叙述了美国麦道航宇公司提出的三角快帆完全可重复使用单级入轨火箭计划、方案设想及使用特点。然后介绍了该火箭的缩比型DC-X的基本特点和试验情况,最后评述了该火箭计划的前途。  相似文献   
797.
798.
李东 《国际太空》2006,(9):28-30
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1970年4月24日,长征-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实现了"两弹一星"的宏伟规划,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的开始.  相似文献   
799.
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是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机构技术是运载火箭多功能化、可复用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减震缓冲功能对阻尼机构有着广泛的需求。电涡流阻尼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的阻尼产生方式,具有无磨损、无漏液、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性好、便于长期贮存等优势,并且是一种电涡流阻尼原理的速度型阻尼机构,在车辆制动、建筑减振等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对永磁体电涡流阻尼器的基础原理进行了阐述,按直线式、轴向旋转和径向旋转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应用的材料类型。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展开缓冲、抑振隔振、冲击缓冲、主动控制等方面对阻尼机构的需求,详细分析了电涡流阻尼技术在运载火箭机构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0.
钱默抒  熊克  王海洋 《宇航学报》2018,39(8):879-888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再入垂直着陆阶段,利用滑模动态面控制(SMDSC)技术设计了一个精确垂直回收控制策略。首先考虑运载火箭的燃料消耗、质心变化及转动惯量摄动等特点,建立运载火箭一子级返回段动力学模型。然后针对范数有界的不确定性和有界连续的未知干扰,设计一个滑模状态观测器和一个自适应参数估计器用于获得其估计值;随后,基于获得的状态估计值和未知参数估计值,设计了一个基于自适应动态面技术的跟踪控制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两种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载火箭垂直返回姿态角跟踪能力。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滑模动态面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