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138篇
航天技术   215篇
综合类   168篇
航天   7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I0002-I0002
十年来,东北空管局共保障各类飞行221万余架次;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288余万小时,承转电报2亿3千余万份;发布航路、本场气象实况预报11.5万份,平均预报准确率85.3%;  相似文献   
12.
Sinn 157是为德国空军设计的新一代航空表,完全符合德国DIN军用规格。特别是在极度高空中,严寒的温度与强烈的震动下仍能正常运行。纯钛外壳及防眩处理的蓝宝石水晶镜片使配备的瑞士Lemania 5100自动上链机芯得到充分的保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山丹 《中国航天》2004,(10):36-37
经过多次发射推迟后,人类研制的第一颗水星轨道探测器“信使”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北京时问14时16分),由波音公司的德尔它2H-7925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升空57分钟后,探测器进入一条太阳轨道。入轨后,它自动展开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并开始向地面发送状态数据。按计划,探测器将于2011年3月进入环绕水星运行的轨道,对水星展开为期至少1年的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言“运行控制”是指航空公司(承运人)使用用于飞行动态控制的系统和程序,对某次飞行的起始、持续和终止行使控制权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在空管部门提供管制间隔服务的前提下,航空公司对本公司飞机的运行安全负责的实施过程。由于近年来民航飞标部门制定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主要参考了美国联邦航空规章(FAR),因此研究和分析一下FAR在这方面的来龙去脉和管理思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我们自己的CCAR,提高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的管理水平。一、 美国的运行控制(一) 历史背景在航空早期时代,运行控制实质上并不存在。通常…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确定航空燃油嘴最佳几何参数的一种计算程序,本程序经实践证明是简便实用的,可用于测绘件的反设计,对新研制件也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VAX set 简介     
1,VAX set 的基本思想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有一套统一的方法和工具,使软件生命周期中某些重复性工作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方式去完成.在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之后,首先能使开发组的成员尽快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的增加,空管运行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空管运行面临的问题,从空管文化、人员素质、班组资源配置、设备资料和空域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评议程序是介于庭审程序和宣告程序之间的一个重要程序,它既是庭审的自然延续,又是裁判结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欲保证刑事评议程序的正常运行,刑事评议主体之独立必须得到保证;刑事评议之客体还应被全面考虑,并对其进行细化,以确保刑事评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出现"估堆"现象。本文以域外刑事评议程序为对象,从评议的主体、客体等角度进行梳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期对我国关于刑事评议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