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671篇
航天技术   340篇
综合类   119篇
航天   5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位于低纬地区的印度同时测量了短波紫外辐射与臭氧含量,表明臭氧含量下降3%,短波紫外辐射通量(290nm)上升35%.但这个数值大于以往理论预期的数值.本文给出一个简单公式,这个公式描述了臭氧含量的变化与相应的紫外辐射变化之间的关系,用此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印度测得的结果相符,很好地解释了低纬地区的印度测量的臭氧涨落与其相应的短波长紫外辐射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2.
利用包含完全能量方程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数值研究了磁静力平衡基态下由于日面冷物质径向喷射所引起的日冕动力学响应。这些结果可以解释日珥的形成及伴随的日冕扰动传播。结果还表明,热传导和辐射损失对扰动传播的基本性质影响很小;对于日珥的形成,也未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包括卫星发射前的地面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及星地对比定标。指出飞行中的可见光波段的定标至今还未能投入业务使用,仍处于研究阶段,而静止气象卫星的飞行中定标,无论红外或是可见光波段只能做到相对定标。为解决绝对定标问题,必须寻求星体外的客观目标作为定标源。采用这一途径,即使星上定标设备失效,也不致影响卫星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974.
为研究尾迹对低压涡轮叶片吸力面附面层流动特性与转捩过程的影响,利用商用CF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辅以试验 校核。着眼于附面层瞬态分析,在1个尾迹扫掠周期内,对吸力面附面层内Klebanoff条纹、KH结构、涡等瞬态结构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在尾迹间歇期,尾迹诱导湍流区和抑制区仍在影响叶片尾缘附面层的发展,分离泡在抑制区上游重新生成;尾迹接触叶片 前缘后,产生尾迹放大Klebanoff条纹,其前缘以88%的主流速度向下游运动,随后尾迹接触附面层并与分离泡作用,触发剪切层 的KH不稳定性形成全展向KH卷起涡,而尾迹诱导转捩起到了抑制分离泡的作用;尾迹放大Klebanoff条纹将追赶并冲击全展向 KH卷起涡,使其崩溃为局部KH涡并最终破裂成全湍流。  相似文献   
975.
为了研究斜爆轰发动机的稳定燃烧机理,本文开展了飞行马赫数9的斜爆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研究。首先,设计了全尺度斜爆轰发动机模型,发动机的总长度为2.8m。采用两级进气道压缩,每级压缩角度均为15°。利用三个小支板在进气道前缘主流核心区中进行氢气的喷射和混合。其次,对氢气混合过程和发动机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控制方程采用带化学反应的雷诺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SST k-ω模型,化学反应模型采用9组份19步反应的基元反应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氢气在进气道内混合得比较均匀,在燃烧室内获得了稳定的斜爆轰流场和正爆轰流场。接下来,在激波风洞中开展了马赫数9状态下的斜爆轰发动机稳定燃烧机理试验研究,在50 ms的风洞有效试验时间内获得了持续稳定的斜爆轰流场,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在试验中形成了斜爆轰波。研究结果证明了斜爆轰发动机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地球大气再入返回器的辐射加热计算方法开展了研究,采用NASA的高温空气辐射加热预测软件QRAD中用到的四光谱带模型,同时考虑了辐射散热效应及非平衡辐射加热.对于返回舱大底的辐射加热分布特性,采用了基于牛顿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发展的高超声速再人体辐射加热预测方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77.
针对反辐射武器面临的有源诱偏威胁,分析诱饵系统与主雷达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提出转动PRS(被动雷达导引头)接收天线,然后根据信号幅度变化信息将各辐射源区分开的新方法。以抗3点源诱偏为例,从幅度分辨能力、平台运动和雷达天线波束扫描对幅度检测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验证了,PRS可通过提高幅度分辨能力来提高角度分辨抗诱偏能力,同时说明了其在时域分辨、门限检测、天线伺服控制等方面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978.
通过优化防热方式,提高柔性防热材料的烧蚀防热性能,设计制备了一种辐射/烧蚀交替型柔性防热材料,该柔性防热材料由多层复合防热布叠合构成,复合防热布是一种烧蚀体表面附着辐射层的复合材料,并通过氧乙炔烧蚀试验评价了其热防护性能。通过辐射层表面处理方法提高辐射层与烧蚀层的粘接性,用T型剥离试验、SEM评价了其粘接性能。结果表明,较烧蚀型防热材料,辐射/烧蚀交替型柔性防热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热防护性能,烧蚀后防热层完好数更多,背温更低;表面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剥离强度,在处理剂浓度为5%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79.
介绍了一种放电诱导烧蚀加工方法,即向加工区域可控地通入氧气,在电火花放电诱导作用下首先对加工材料进行活化,而后伴随着氧气的通入产生金属燃烧反应,利用金属燃烧释放的巨大化学能蚀除材料,从而大大提高材料去除率,并通过控制氧气及采用电火花修整以保障加工表面的质量.该加工方法与被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无关,仍然属于无宏观切削力方式,其克服了难加工材料机械加工困难及电火花加工效率受制于脉冲电源的难题,适合于“车、铣、钻、成形、打孔”等各种加工形式.该加工方法改变了难加工材料能进行加工的准则,实现了“能烧即能加工”.对淬火Cr12进行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效率比传统电火花加工高10倍以上且表面质量相当;进行放电诱导雾化烧蚀深盲型孔加工,蚀除效率为电火花的5.45倍,最大加工深度达到132mm且还能继续加工.  相似文献   
980.
为了研究深空辐射环境对SCB-1型空间高吸收率消杂光涂层的太阳光谱吸收性能影响。采用5 000 ESH剂量的真空-紫外、2.5×1015 p/cm2注量的真空-质子和2.5×1016 e/cm2注量的真空-电子依次对SCB-1消杂光涂层进行串联辐照试验,分析各项辐照试验前后消杂光涂层外观、太阳吸收比αs及半球发射率εH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热失重分析(Thermal Gravity Analysis)判断消杂光涂层受辐照试验后的分解情况与热稳定性变化。经串联辐照试验后,SCB-1消杂光涂层全波段太阳吸收比总变化值Δαs下降了0.011~0.012,400~1 100 nm波段太阳吸收比总变化值Δαs下降了0.011~0.013,以上三项串联辐照过程中SCB-1消杂光涂层的半球发射率总变化值ΔεH无明显变化。SCB-1消杂光涂层呈现了极佳的深空辐射环境下的消杂光持久性,可对未来深空探测领域的光学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