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风洞模型投放试验轻模型法重力效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金刚  谢峰  张晨凯  马汉东  秦永明 《航空学报》2020,41(6):523434-523434
风洞模型投放试验是研究超声速机弹分离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相似参数的选取是影响试验准度的关键因素。有初始弹射速度的超声速机弹分离研究中,通常采用"轻模型法"得到模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相似参数,但该相似参数中模型重力模拟不足。为了研究重力效应对投放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CTS试验技术对全尺寸真实参数与缩比尺寸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载弹与载机分离过程中,载弹位姿相互耦合,垂直下落位移的快慢会影响载弹姿态角的变化;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载弹垂直下落位移较慢,虚拟重力的修正方法只能近似修正下落位移,不能对导弹姿态角进行修正,而姿态角会影响下落的位移;机弹分离安全性方面,轻模型法相似参数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较真实参数偏危险。  相似文献   
22.
复合材料的应用被认为是飞机减重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无论是电缆等小部件还是卫生间和厨房等大型构件都可通过采用各种复合材料以减轻重量。以波音787舷窗的窗框为例,采用复合材料后每个窗框可减重0.45千克。  相似文献   
23.
《国际航空》2008,(9):6-6
自1996年以来.以色列军用工业公司(IMI)一直为美国海军和一些国际客户提供I-TALD诱饵。这种诱饵的动力为特莱达因发动机公司的CAE-312涡扇发动机,采用GPS导航,按照预编程序飞行35分钟。I-TALD由战斗机携带和发射.在敌方雷达屏幕上显示为另一架战斗机.从而吸引和转移防空导弹的攻击。I-TALD的标准航程为296千米.最大飞行速度为马赫数8,飞行高度的范围为150~9150米。  相似文献   
24.
文中从再入大气层弹道导弹弹头运动的解析解着手,找出了在再入点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弹头运动状态的唯一因素是弹头的弹道系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弹头伴随重诱饵的方法,按此方法设计锈饵,可使得在整个再入段,诱饵即使不带小型发动机调整姿态,也能保持与弹头相同的运动状态,以此达到掩护弹头突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用于有源诱饵的小型化天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目前天线研制情况,对用于有源诱饵的小型化天线作了一些探讨。介绍了可供诱饵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的两种类型的天线:平面螺旋天线(及其变态形式)和微带天线(包括微带天线阵)。  相似文献   
26.
27.
拖缆姿态分析是高亚声速靶弹拖曳诱饵系统结构及布局设计的基础。针对常见的诱饵气动外形,利用旋成体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估算高亚声速环境下拖曳诱饵的气动阻力。采用离散化方法,将柔软拖缆视为由多段刚体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利用力矩平衡原理,由诱饵端起计算缆绳每一离散刚体段的姿态,并逐次向载弹拖缆定位点递推,最终近似计算出整条拖缆姿态。  相似文献   
28.
29.
根据电磁波在分层介质中阻抗匹配原理,计算了非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平行与垂直极化波的功率反射系数。基于碱金属盐的高温电离特性,以功率反射系数为研究对象,对雷达无源诱饵用等离子体的厚度、温度和电子密度分布等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所选择的参数讨论了入射角对无源诱饵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面临红外成像末制导拦截导弹威胁,提出一种基于面源红外诱饵的弹载红外干扰技术,介绍弹载面源红外诱饵技术原理和特点,分析弹载面源红外诱饵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形式,对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