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航空   4126篇
航天技术   193篇
综合类   416篇
航天   20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从飞机系统级需求分析出发,以飞机供电系统为例,开展健康管理设计。对系统级健康管理层级架构进行分析,给出了飞机供电系统健康管理设计架构,并结合系统的安全性、保障性、最低放飞清单、专家系统等对系统级健康评估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提炼,为后续供电系统健康管理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正>1民用飞机适航管理适航性可以理解为航空器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和在经申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之内运行时本质的固有的安全特性。适航性是通过设计所赋予的一种产品特性,当一架飞机设计状态被冻结后,其固有的适航性随之确定。适航性是一个抽象的、物理的和全过程的集合。  相似文献   
993.
航空企业安全绩效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众所周知,安全绩效管理是航空企业安全战略落地的工具。几乎所有的航空企业对此都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收获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如安全绩效管理达到了SMS预期设计的期望价值吗?与实际绩效水平差距大吗?答案是差强人意的。这里笔者也把在安全绩效管理方面的探索和思考做个抛砖引玉。一、对安全绩效管理的理解与认识安全绩效就是将企业安全目标落实到个人行动的过程,并取得可测量的安全结果,同时,也是对安全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过程。安全绩效应可以测量,目的是为了管理安全、风险和质量,无法测量就不能管理;是为了监控已知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94.
995.
结合发动机编码应用实际,梳理总结了发动机旧编码体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国外编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编码体系的基本构想和应用后的预期结果,并详细阐述了推进新编码体系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以促进产品技术状态管理。  相似文献   
996.
997.
陈雨童  胡明华  杨磊  张昊然  赵征 《航空学报》2020,41(9):324045-324045
为了解决在基于航迹运行的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系统中人机意识同步的问题,以航路运行为对象,开展了面向受限空域的自主四维航迹(4DT)冲突探测与解脱(CD&R)技术研究。基于自由航线空域(FRA)环境,提出基于栅格的空域离散化处理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受限空域自主航迹运行两阶段方法:阶段1运用可视图(VG)法和Dijkstra算法,实现了满足限制区约束的航空器期望航迹快速规划;阶段2提出航迹可达时空域模型及其图形化表达方法,并基于连续飞行动力学推导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航空器位置更新模型,并采用局部冲突探测与解脱方法,以飞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实现航空器自主路径与速度联动规划,从而支撑空地、人机认知同步的无冲突四维航迹生成;最后,以中国西部典型空域为运行场景开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计算高效性和模型有效性,并对栅格尺寸和探测距离这2个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支撑复杂空域高密度运行环境自主航迹运行,为推动自主空中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介绍了低温推进剂的性能优势与空间管理挑战,梳理了低温流体空间管理(CFM)技术特征及其研究现状,建议按照重力依赖型与重力无关型分类开展技术成熟度提升研究。调研了美国逾半个世纪的CFM技术搭载实验研究历程,分析了各类平台的工作特性与性能优势。基于我国航天发展现状与未来需求,探析了我国开展CFM技术攻关、飞行搭载实验的可行方案。建议在我国载人空间站规划舱内低温技术实验柜与舱外暴露平台实验模块,加速我国CFM技术向工程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