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9篇 |
免费 | 245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78篇 |
航天技术 | 1543篇 |
综合类 | 34篇 |
航天 | 20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81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19篇 |
2010年 | 225篇 |
2009年 | 281篇 |
2008年 | 230篇 |
2007年 | 194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70篇 |
2004年 | 133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81.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7,27(3):23-23
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升空而去。经过797s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km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这是继2002年5月成功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后,中国又一次将海洋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82.
在某型卫星地面电联试过程中,对该卫星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进行接口分析及信号统计,针对其接口复杂性、信号多样性的特点,提出采用片上系统(Systemona Chip,SOC)芯片对所有部件模拟器进行通用化设计。文中给出了该型卫星通用型电模拟器硬件平台设计方案以及陀螺、反作用轮和通用接口模块的硬件配置说明,针对该型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电联试要求,对所有部件按真实接口配置成电模拟器,形成通用接口箱、敏感器电模拟器箱和执行机构电模拟器箱,并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接入闭环仿真,对太阳捕获、地球捕获及正常模式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通用电模拟器满足设计要求,对其他卫星的地面电联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3.
受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仿脉冲星X射线信标的航天器定位新方法,即利用人造信标模仿脉冲星发送高稳定性高信噪比X射线脉冲信号为航天器提供定位服务。首先介绍了仿脉冲星X射线信标基于三球交汇的定位原理,在分析X射线信标信号覆盖范围与天体引力摄动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太阳系行星轨道中的拉格朗日点布置X射线信标的方案。其次,分析论证了人造辐射源的可行性,并基于优选脉冲星准则并结合实际脉冲星特征对辐射源参数进行初步优化。然后针对将来可能的地火转移任务需要,结合航天器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基于X射线信标的观测方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研究了X射线信标几何分布、观测误差、信标数量、钟差及轨道误差对于航天器位置确定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时观测3颗信标、TOA(Time of Arrival)测量精度为50 ns的条件下,该方法的航天器位置估计精度可达152 m,并且大部分信标组合都能将定位误差控制在1 km内。增加观测信标数量对定位精度较低信标组合的提升显著,但由于太阳系各行星间轨道倾角较小,地火转移轨道航天器同时观测5颗信标时定位误差仍在百米量级。根据深空探测领域航天器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4.
185.
赵梦熊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5,9(3):1-8
载人飞船小升阻比返回舱的再入轨道主要取决于配平升阻比,弹道系数和再入点的轨道倾角,风洞试验测出的球冠压力分布与理论计算值和飞行试验值的均较符合,可以用于实际飞行。气流分离和真实气体效应对倒锥锥面的压力影响较大。拐角半径增大,使拐角和球冠的压力降低,而使锥面压力增大,雷诺数和边界层状态对底压系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6.
本文提出一种由三个观测方向确定卫星初轨的方法,在该法中卫星轨道直接由六个经典轨道根数表示。轨道根数的求解涉及对冗余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结合同伦方法基本思想和冗余非线性方程组的最小二乘广义逆,本文给出了该卫星定轨的同伦求解法。初步仿真计算表明,同伦求解法较其它传统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法在全局收敛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也就表明该定轨法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指出,本文方法很容易扩展到N(N〉3)个观测方向确定卫 相似文献
187.
戚发轫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0,10(1):1-7
通信卫星是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并在应用中效益最显著的成果之一。本文就通信卫星的历史、现状作了一些回顾和阐述;对我国通信卫星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8.
日本CS-3通信卫星于1988年2月19日发射第一颗,1988年9月16日发射第二颗。CS-3卫星的全部设计工作由日本自己完成,采用了国际最新的硬件技术,如增强碳纤维结构(CFRP)、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30/20吉赫的微波集成电路(MIC)收发信机等。此外还采用高可靠性器件、天线指向控制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9.
法国提出的极区轨道移动通信卫星方案称为Sycomores,适于地理区域高于35°纬度的地区。按最佳配置,移动用户与静止轨道卫星的相对位置应在同一条子午线上。移动用户与卫星视场仰角的典型关系值见下表。在平均45°纬度处,移动用户跟踪静止轨道卫星的最佳仰角值是38°。这个数值相当于在移动用户处有8米高的遮挡,就无法正常通信,而对于移动用户来说,这种遮挡环境是随处可见的。按传统设计,为了简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