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航空   459篇
航天技术   1168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5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智 《太空探索》2003,(5):12-13
1999年10月19日,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载人航天开始起步,至今该型号运载火箭已将四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航成功送入太空中的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992.
丁宇 《太空探索》2003,(10):37-37
今年8月27日是几万年来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两者相距不到5600万千米。最近,美国太空总署的一位学者给出了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的6000年时间里,火星距离地球最近10次纪录,并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这10次记录 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几乎是每隔79年左右火星就会离地球最近一次,比如2003、1924、1845、1766年,以及1561、1482、1403年。这就用事实证明了天文学家所说的每隔79年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大冲的说法。事实上,从上表来看,也许284年这个时间段会 更精确一点,比如说1924年与1640年,1845年与1561年,1766年、1482年、1198年,以及1403年…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提出估算近地轨道环境中原子氧对高度规则材料的反应概率的分子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所导出的随机微分方程组的数值求解估算出原子氧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经典轨迹系统,并根据所提出的反应性与非反应性碰撞准则估算出相互作用的反应概率。作为算例,本文给出了原子戌石墨材料表面的反应概率数值计算并与航天飞机STS-46所测出的实际反应概率进行了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中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4.
研究航天器轨道设计中涉及太阳照射条件的若干问题。探讨了有关保障轨道平面太阳高度角与选择发射时刻的关系。对于太阳同步卫星,得到了在任意日期通过任意纬度的当地时间的一般公式,并且将它分解为独立的三部分,十分方便于设计和分析。此外还得到了任意两个日期和任意两个纬度的当地时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996.
应用推广卡尔曼定轨方法实时时,要求在短时间内提供较精确的初始轨道。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较短时间观测数据计算航天器运行轨道的较精确的初轨方法,并用理论轨道数据对算法进行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解算的初轨,在考虑一定的随机误差及系统误差条件下,基本满足定轨精度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初轨确定手段。在工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美国福特航宇公司根据其与NASA刘易斯研究中心签订的NAS3-24891号合同,进行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表明,在通信高峰时期,采用ACE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有诸多好处。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8.
日本自由飞行器平台SFU(Space Flyer Unit)是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经过基础研究和通产省经过预研,于1987年列入国家计划。它使用H-Ⅱ火箭发射,置于500公里高,倾角28.5°的轨道上,在完成几个月的实验和观测任务后,降到300公里轨道上,等待航天飞机回收。 SFU的直径为4.7m,高度为2.85m,采用八角形桁架结构,设6个有效载荷舱和2个公用舱,舱的外形为箱形。有效载荷舱的最大连续排热能力为380W,耗功为1kW。一、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99.
亚轨道游览飞机与太空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0月14日,"国际空间站"的第6位游客--美国人理查德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3飞船抵达空间站,开始为期10天的"国际空间站"之旅.  相似文献   
1000.
刘召 《推进技术》1988,9(1):85-87
西方的宇航专家们认为苏联的哥伦比亚级航天飞机正接近使用状态。一月初,纽约时报就报道过苏联宇航官员Aleksandr Dunayev的讲话,说苏联也正在进行航天飞机试验。然而,苏联到底有没有航天飞机仍然不清楚,根据同一天在Izvesliya发表的TASS文本,芝加哥论坛报记者曾向Dunayev提出过关于可多次使用的苏联航天飞机的研究情况,这位苏联官员回答说:“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考虑到这种大型飞机的问题。在整个天体空间领域,可多次使用系统都有利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简单说,在天体空间,涉及可多次使用的航天飞行器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