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航空   699篇
航天技术   244篇
综合类   152篇
航天   3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Recentl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acting as relay platform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extending coverage and improving connectivity for long-range communications. Specifically, in the scenario where the access point (AP) is mobile, a UAV needs to find an efficient path to guarantee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relay link. Motivated by this f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design for beamforming (BF) and UAV path planning. First of all, we study a dual-hop amplify-and-forward (AF) wireless relay network, in which a UAV is used as relay between a mobile AP and a fixed base station (BS). In the network, both of the AP and the BS are equipped with multiple antennas, whereas the UAV has a single antenna. Then, we obtain the outpu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of the dual-hop relay network.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maximizing the output SNR, we develop an optimal design to obtain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BF weight vector and the UAV heading angle. Next, we derive the closed-form outage probability (OP) expression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ual-hop relay network conveniently. Finally, compute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obtain nearly optimal flying path and OP performance, indic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increasing the antenna number at the BS or the maximal heading angl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sidered relay network.  相似文献   
42.
收入对职工具有最直接的激励作用,而这一作用的保持与增强则取决于收入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国有企业正值改制时期,急需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在实践中的标准是多样的,行动是盲目的。因此,探讨具有坚实经济理论支持的判断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科学合理与否的理论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
44.
内部路由协议OSPF通常将一个自治系统AS划分成一个以上的区域,这些区域中必须有一个区域是骨干区域,如果有其他区域没有直接与骨干区域在逻辑上连接,就会出现OSPF孤岛问题。文章提出并具体实现了利用virtual-link穿透一个与骨干区域相连的非骨干区域来解决OSPF的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45.
航空发动机虚拟维修与装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动机的装配是整个发动机制造过程的龙头,涉及发动机设计、工艺计划、零件生产、部件装配和全机对接总装的全部过程,囊括了自动化铆接技术、先进定位装配技术和装配过程的数字化仿真等技术.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某民用直升机动力舱多约束运动系统的容差分配设计为例,阐述和分析了多约束运动系统容差基准的选取、分配以及设计补偿等。可以为多约束运动系统设计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47.
刘春梅  刘郁丽  任家海  杨合 《航空学报》2015,36(4):1320-1329
 双脊矩形管的绕弯成形受内外侧模具的共同约束,不同模具约束下管坯的受力不同,使得其截面变形情况也不相同,而截面变形严重地影响弯管件的成形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基于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双脊矩形管E弯成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所建模型,研究了内外侧模具约束条件对双脊矩形管E弯截面变形的影响规律,发现当只有内腹板脊槽受约束时,内腹板脊槽的内缩变形可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其他部位的变形则有增大的趋势;当只有外腹板脊槽受约束时,内腹板脊槽宽度变形基本不发生变化,而其他部位的变形则有减小的趋势;当内外腹板脊槽均受约束时,可较好地控制双脊矩形管E弯过程中的截面变形。芯头个数对整管截面高度、宽度、外腹板脊槽宽度与两脊槽底部的间距的变形影响较大,但对内腹板脊槽宽度的变形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8.
利用近地卫星鉴定航天测控设备外测精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了和种外测系统精度鉴定技术途径的主要特点之后,重点阐述了卫星校准法的两种基本处理方法(直接比较法和自校准法),并简要分析了卫星校准法对近地卫星的轨道特性要求和国内在轨实用近地卫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9.
CAM后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技术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应用通用后置处理器开发定制专用后置处理器的实践。  相似文献   
50.
针对模块化设计中的方案设计阶段讨论了模块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创建的策略,并讨论了模块创建策略的实现方法.基于这种方法构建了模块创建子系统,并用实例说明了模块创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