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余建新  卫剑征  谭惠丰 《宇航学报》2020,41(8):1008-1014
为了掌握大型反射面从收拢状态到完全展开状态的动力学特性,采用气囊模型和控制体积(CV)法对反射面的充气展开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包含中心轮毂、肋板、支撑杆、薄膜圆环和张拉绳的反射面有限元模型,提出逆解法获得折叠收拢状态下反射面的节点坐标,给出了充气展开动力学分析流程,获得了恒定充气速率下展开过程中圆环充气体积、环内压力等参数与展开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充气技术可进行大型反射面有序可控展开,反射面的充气展开过程分初始收拢状态、解锁释放、肋板展开、保压稳定四个阶段,地面充气展开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为分析反射面天线结构振动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文章给出一种结构振动与电性能集成建模分析方法,得到从结构振动到天线电性能指向的直接近似关系式,将天线的电性能增益离散至模态空间,并与整星动力学模型结合组成天线结构振动与电性能集成模型,从而可通过求解时域振动模态坐标得到振动过程中反射面天线的电性能增益变化情况,实现卫星天线结构振动到电性能增益的动态变化仿真分析,弥补了当前电性能分析仅可针对天线单次静态结构变形展开的不足。  相似文献   
93.
太赫兹天馈与波束调控元件用于实现太赫兹信号的汇聚、功率分配、频率选择以及波形调整等功能,是太赫兹应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于射电天文、遥感与深空探测、雷达与成像、无线通信等领域。重点阐述了太赫兹反射面天线、太赫兹透镜、太赫兹分束器、分频器和匀束器等波束调控元件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现状,并对太赫兹天馈与波束调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给出了具有良好宽角扫描特性的FFOC和SFOC天线的参数综合设计公式;分析计算了两个能满足全球扫描要求的SFOC和FFOC天线设计实例,计算表明,SFOC设计实例在±10((±15BW)扫描范围内不仅增益损失小于1dB,FFOC设计实例也在±8((±12BW)扫描范围内增益损失小于1dB,且二者旁瓣电平都优于20dB。对于全球扫描要求,FFOC和SFOC天线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5.
主要介绍了卫星多波束天线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说明了卫星以束天线赋形问题的本质是一个优化问题;用两种可行有效的优化方法--最小p乘法和最小大法分别对矩形区域和中国本土进行了赋形,并在最后分析了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6.
我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1的01星于2008年4月25日成功发射,顺利定点并正常运行,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的轨道覆盖率达到50%;2011年7月11日02星成功发射,把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的轨道覆盖率提高到75%左右;2012年7月25日天链-1的03星成功发射,使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对中低轨用户航天器具有了近100%的轨道覆盖率。  相似文献   
97.
根据分系统指标需求,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天线设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天线的功能与技术指标.介绍了对高增益天线、低增益发射天线与低增益接收天线的方案和结构设计.天线测试结果表明三种天线均满足指标要求.分析了材料选用等环境适应性设计.冷热交变、深冷低温及太阳照射等试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天线在深空探测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8.
针对赋型天线反射面的测量和精度评价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双三次插值拟合算法,将理论离散数据和测量离散数据拟合成两个用函数展开式表示的曲面,通过两个曲面上对应点的轴向误差来评价赋型反射面的型面精度,并通过推导离散点的轴向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公式,建立了赋型天线反射面最佳拟合匹配的判据。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炸药的爆轰过程,采用双灵敏度VISAR测试技术,在炸药后加LiF晶体作为测试窗口,直接测试了点起爆方式下TNT炸药-LiF晶体界面的粒子速度过程,结果表明:在该炸药的粒子速度曲线上出现明显的C-J爆轰点,反应区的持续时间约100ns,空间厚度约0.135mm。  相似文献   
100.
反射面型天线结构多工况离散变量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孝全  王莉 《宇航学报》2001,22(2):56-60
根据反射面型天线结构受载和工作状态的复杂性,以及总有一些变量只能按离散变量处理,建立了符合工程结构的反射面型天线结构多工况离散变量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编制了一套具有一定通用性及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设计软件,并用其对八米反射面型天线进行了优化计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