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365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6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钛合金SPF/DB薄板构件高频超声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利用高频超声波解决钛合金SPF/DB薄板结构中微米级间隙连接缺陷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82.
超塑性技术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第六届先进材料超塑性国际会计概况及超塑性技术发展动态 。  相似文献   
83.
描述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的优缺点及可被利用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介绍了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应用于发动机上的典型构件。  相似文献   
84.
扩散连接钛构件的超声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事件是影响地球空间以及深空辐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渐进型”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中的高能粒子主要来自于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所驱动的激波扩散加速(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DSA)过程。CME驱动的激波在行星际的传播过程中,其结构不断演化,进而影响到高能粒子的加速过程。本文利用二维太阳高能粒子加速和传播模型,对发生于2014年4月18日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考察了黄道面上2 AU的距离以内包含地球所在位置的4个不同点,分别计算了每个点上高能粒子的通量。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黄道面内不同位置的观察点,与激波波前的磁力线连接不同,从而导致观察点处高能粒子的通量有着显著的差异。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为深空探测计划开展辐射环境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重型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叶片在高雷诺数工况下的气动性能,基于Gamma-Theta转捩模型的雷诺时均方程对某可 控扩散叶型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对比不控制马赫数与控制马赫数,分析高雷诺数对可控扩散叶型气动性能及转捩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不控制马赫数条件下,在零攻角时,雷诺数从7×10 5 增大为9×10 5 ,总压损失增加了约391.95%;在高雷诺数工况下随 着雷诺数的增大,叶片流动损失不断增大,叶片可用攻角范围减小,同时在叶片吸力面出现激波,干扰转捩的产生。在控制马赫数 条件下,当Ma=0.6时,在零攻角工况下,雷诺数从8.2×10 5 增大为1×10 7 ,总压损失减小了约38.98%,吸力面转捩起始点从4.78%弦 长处前移至1.11%弦长处;在高雷诺数工况下,叶片流动损失随着雷诺数的增大不断减小,吸力面转捩位置前移。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信息论为基础,通过马尔科夫误差理论,对信息传输中的误码随机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了误码概率分布函数,从而给出了一种实用的误码模拟方法,可应用于测控系统模拟中。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利用1981年7月31日日偏食时观测到的日晕光度轮廓, 通过理论计算与观测轮廓的拟合, 求得描述地球大气散射特征的扩散函数.在日面黑子或其它活动客体的光度测量中, 可以利用这种扩散函数进行散射光改正.   相似文献   
89.
针对热障涂层在高温环境中长期服役的需求,研究热障涂层在热冲击环境下涂层/基底界面形貌演变及元素扩散规律。通过自主搭建的石英灯加热平台对热障涂层进行热冲击试验。利用SEM和EDS对热冲击后涂层/基底界面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进行分析,利用Boltzmann-Matano扩散模型计算了涂层/基底界面Al元素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沉积态的热障涂层中黏结层(BC)主要由β和γ相组成,并且在涂层/基底界面已经出现扩散区;随着热冲击试验的进行,Al元素快速消耗致使BC层和基底间Al元素浓度梯度转变,Al元素开始向外扩散,部分拓扑密堆(TCP)相中富集的难熔元素可以重新固溶到基底中,最终各元素在界面区的分布逐渐均匀;Al元素的扩散系数在热冲击试验开始前为正值,到600次热冲击循环后为负值,且扩散系数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涂层/基底界面处,距离界面越大,扩散系数就越低。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