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13篇
航天   1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2007年4月1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黎明前的夜幕下,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屹立在经过改造后首次启用的3号发射塔架的怀抱,静候出征的号角。4点11分,伴随着激动人心的巨大轰鸣和眩目的火焰,长三甲火箭踏上了新的征程——将一颖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4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发来的监测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飞行高度为21500千米的预定中圆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2.
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风云二号气象卫星C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似巨龙般奔向太空。约24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星箭成功分离,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风云二号C星除了可以获得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外,还增加了对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23.
长征 《国际太空》2011,(11):53-53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承办,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协办的第24届中国空间探测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0—12日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院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110余位参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4.
雨水 《航天》2011,(4):62-63
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是中国航天测控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各类航天器的测控、回收、在轨管理和航天员的搜索救援任务,目前下辖测控技术部、活动测控回收部、渭南站、南宁站、喀什站、厦门站、青岛站、佳木斯站、三亚站等测控部站,可对不同轨道、频段、种类的国内外航天器提供测控支持。  相似文献   
25.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始建于1970年,1987年12月搬迁到西安市内。中心由实时数据处理系统、事后数据处理系统、通信系统、监控显示系统和保障系统构成,具有多星管理能力,又具备与国外测控网联网的条件,是一个现代化的卫星测控中心。  相似文献   
26.
《国际太空》2010,(6):F0004-F0004
<正>2010年6月2日23:53,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C运载火箭把第4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  相似文献   
27.
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是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星上装有十波段海洋水色扫描仪与四波段CCD成像仪。卫星下发的数据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负责接收处理,境内外探测计划根据用户要求制定,卫星测控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执行。  相似文献   
28.
2004年11月6日上午11日寸10分,发射场上阳光灿烂,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第8次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出征.成功地将第3颗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太空。10多分钟后,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随即传来数据,卫星已准确进入太阳同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9.
2007年7月5日傍晚的西昌,晚霞消退,暮色渐浓。20点08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踏上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1次征程。火箭拖着长长的桔红色火焰,托举起中星6B通信卫星飞向浩渺太空。约26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消息: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206千米、远地点高度50030千米、轨道倾角24.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30.
雨水 《航天》2012,(7):64-64,F0003
2011年11月1日,中国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并与开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在此次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所属的国内、国外以及国际联网测控站圆满完成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测控、空间交会对接测控和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搜索回收等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