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8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航空   2385篇
航天技术   136篇
综合类   176篇
航天   12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951.
介绍防止零件镀银层变色的试验过程,包括工艺配方、试片准备及钝化工艺等。  相似文献   
952.
本文简要介绍了成飞塞卢卡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国产化选择,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53.
对在摩托车发动机气缸珩磨中影响国产油石使用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国产油石的主要措施,确定了适当的珩磨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54.
邓晓春  陈伯良 《成飞情报》1998,(3):11-12,33
介绍了美国波音公司用铆钉接件的试验方法,并与目前国内铆接试验相比较,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55.
TIG二次堆焊技术难度极大。通过认真工艺分析,强化焊接工艺,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成功地补救了该组件,为精密零组件焊接补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56.
微机电系统技术是国际上8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新兴高技术。现在和潜在的应用说明它将对国防武器装备产生重大影响。微机械制造技术和封装、组装、测试技术是微机电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目前,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列为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集中探讨对国防应用有重要意义的微机电系统及其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957.
高温环境下电阻应变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改性C/C非金属材料表面高温应变测试技术的难点,本文开展了高温下电阻应变计的粘接、测试工艺研究。通过工艺摸索、试验验证,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改性C/C材料的电阻应变计粘接工艺方法。试验表明:高温条件下,粘接层应变传递正常,热输出重复性优于9%。相同载荷下获取的应变值,高温与常温相差不大。新的粘接工艺能够满足改性C/C材料表面500o C条件下的高温应变测试需求,可以为结构热试验高温应变测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8.
一征稿范围《航空材料学报》为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人编期刊等。被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化学文摘》(CA)、英文科学文献(INSPEC)等多家国外权威检索系统收录。主要刊登与航空工业有关的材料、材料制备工艺、数值模拟、材料计算和材料性能等方面的最新学术研究论文。同时也刊登在航空工业有应用前景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959.
到目前为止片状模塑料(SMC)的创新技术也仅适用于高体积分数产品的制造,并且由于模具和压力要求而需要高的投资。到目前为止片状模塑料(SMC)的创新技术也仅适用于高体积分数产品的制造,并且由于模具和压力  相似文献   
960.
目前针对国内薄膜瞬态热流传感器一致性较差、制备工艺不成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刻工艺和离子束溅射镀膜工艺的制备方法,200对T型金属薄膜热电偶沉积在10mm×10mm的水冷块上,测量1μm的氧化铝热阻层温差,从而得到瞬态热流密度值。对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进行比对法标定,一致性误差为0.211%,即工艺的一致性约为99.79%。实验表明,研制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一致性好,制备工艺具备良好重复性和可移植性,能够满足高温瞬态热流检测需要,为热流传感器的推广应用及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