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135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种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的多端口功率放大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多波束移动通信卫星的高可靠性多端口功率放大器(MPA)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由输入网络、固态功率放大器、输出网络、冗余微波开关及射频同轴电缆等组成,该设计方案包含一种新颖的环备份开关结构,能够保证MPA系统在其主份和备份工作状态下各通道之间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并且通过利用特定相位同轴电缆对系统中的放大器相位进行均衡的方法,使MPA系统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具有优良的幅相一致性和各端口隔离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案的系统的端口间隔离度大于24.48dB,幅度一致性峰峰值小于0.26dB,相位一致性峰峰值小于2.44°,具备优良的功能集中能力。该MPA系统实现了高端口间隔离度、高幅度相位一致性、高可靠性以及功率动态分配的功能,能满足多波束移动通信卫星波束形成性能、波束之间隔离性能以及波束的功率动态调配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基于组件网络方法的微加速度计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对MEMS 进行建模与仿真, 建立了惯导MEMS 典型功能结构部件的参数化多端口组件模型, 联结组件模型形成网络构建了蟹腿式微加速度计的系统模型。用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编码工具, Saber 作为平台对该微加速度计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 采用多端口组件网络可以实现M EMS 整体行为的快速仿真, 并能分析局部尺寸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与有限元分析相比较, 微加速度计系统模型仿真得到的检测方向的固有频率误差小于1.0%; 仿真结果表明梁的宽度变化对系统灵敏度有较大影响, 故需要尽量减小梁宽的加工误差。借助该模型还研究了系统对正弦及脉冲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93.
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和掺混段节流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和掺混段节流特性及其内部的复杂流动,以同试验进行对比,采用二阶迎风隐式TVD格式,内外流分区求解可压缩N S方程,数值模拟弹体,进气道和掺混段一体化通气模型复杂流场。进气道为"X"型布局二元双楔平面压缩混压式进气道,掺混段为圆形截面。计算了掺混段出口反压比pt pt∞=3 5~5 5,总压恢复系数σ,流量系数φ及流场情况。同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较为合理。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定性讨论了该冲压发动机的节流特性和掺混段内部复杂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94.
95.
利用空气节流在流场中产生激波串,有效地辅助燃料实现起动点火.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节流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起动点火的影响,分析了起动点火时间段(0~1.0ms)内空气节流 对流场参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为2.0、静温为548.8K、静压为101555.9 Pa,乙烯燃料当量比为0.5,先锋氢辅助点火的条件下,距离发动机入口845mm处,节流流量为入口空气流量的30%,有效地实现了发动机的起动点火,无空气节流情况下的发动机点火效果不佳,火焰最终熄灭.   相似文献   
96.
贾琳渊  陈玉春  黄兴  刘伟 《推进技术》2013,34(11):1459-1465
为了研究1+1/2对转涡轮对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整机特性的影响,通过对1+1/2对转涡轮特点的分析,提出了1+1/2对转涡轮的特性描述和在整机特性计算中使用方法,并将该1+1/2对转涡轮特性用于双轴混排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中,计算获得了对转涡扇发动机的节流特性,并通过与使用传统涡轮的发动机特性进行对比,获得了1+1/2对转涡轮对发动机整机匹配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对转涡扇发动机性能与实验数据对比,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该对转涡扇发动机在设计点附近工作良好,但在核心机节流至70%设计转速时,对转涡轮引起整机性能发生明显恶化。 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究跨声速状态下轴对称中心体可调进气道的流动特性,设计了一个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研究了其在Ma0=1.1时不同中心体调节位置下的流场特征和气动性能,获得了其口部和泄流腔内流动特性、节流特性以及气动性能.结果表明:四个不同中心体位置的进气道在Ma0=1.1状态下呈现出3种不同的口部波系结构,分别为:全亚声速流动、"λ...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辐板式通风器的阻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一般结构辐板式通风器为模型对其 特征进行了识别,定义了辐板结构和节流孔/板结构,并对这2种结构阻力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辐板式通风器通用的阻 力算法模型,通过CFD仿真和部件、整机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和流量条件下,辐板结构产生的 阻力与外径尺寸成正比,与内径尺寸成反比;辐板宽度对辐板式通风器总阻力基本无影响;节流孔/板结构产生的阻力与流通面积 成反比;辐板结构、节流孔/板的阻力与工作转速正相关,工作转速越高,辐板结构阻力的占比越大,所建立的阻力算法比仿真分析 方法和试验方法更为高效、便捷,且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
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需求越来越大,空中高速路的规划和设计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挤问题。从空中高速路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匝口容量计算方法,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匝口排序进行仿真并计算匝口排序延误。考虑到匝口容量和排序延误在很大程度上受空中高速路航路流量的影响,研究了航路上不同流率情况下的匝口容量和排序延误。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仿真和计算不同情况下的排序延误,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
本针对MSC-51单片机应用中的新情况,介绍了一种新型,实用的最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