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8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引起复合材料舱体软木粘贴质量问题的原因。按GD414和717胶的技术条件要求,对HYJ-51、J-48胶与GD414、717胶进行对比,选用HYJ-51胶并进行工艺适用性改进,如延长胶粘剂适用期等。探索了口框局部缺陷修补方法、基材表面处理、加压方式。通过软木粘贴工艺的改进,提高了口盖与口框的装配质量、软木粘贴质量、软木外表面涂层附着质量。  相似文献   
72.
绳系释放过程是电动力绳系火箭末级离轨技术的关键,开展了绳系释放条件分析及控制方案设计。首先,基于"珠式"思想,建立离轨系统绳系释放过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随后,基于数值仿真开展绳系释放条件分析。仿真结果分析发现,释放时火箭末级初始姿态对绳系释放稳定性影响较大,仅靠绳系拉力控制,系统稳定裕度较小,很难保证绳系释放稳定性。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绳系稳定释放控制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6):477-477
2007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成功完成了固冲试飞器的飞行试验。试飞器分别采用斜飞、平飞姿态飞行,考核了固体冲压发动机在不同高度及典型高度下的飞行和燃烧性能,试飞器发射离轨、助推、分离、控制、转级等各项工作正常,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4.
《中国航天》2015,(4):58-59
<正>欧空局第5艘、也是最后一艘"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货运飞船2月14日脱离国际空间站,2月15日在南太平洋上空离轨再入并被烧毁。飞船离站时带走了站上近2.4吨垃圾物品。ATV-5去年7月29日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8月12日同空间站对接。它在接近空间站过程中还试验了未来可用于同非合作目标交会的新型激光导航传感器。按原定计划,飞船离站后要先独自在轨飞行13天,2月27日再实施小角度再入,以使欧空局和NASA能初步了解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75.
对静止轨道自旋卫星离轨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某静止卫星离轨控制的实际工作,分析了有关离轨控制策略制定原则,详细阐述离轨控制策略制定及离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总结出适于静止轨道自旋卫星的离轨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国外某导弹的制导舱及控制舱的解剖,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以及其他物理性能试验、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该导弹的两个舱体材料,是某国家生产的、牌号为 GB—24S 的高强度高韧性铝合金,属2000系,与我国的LY12相近。这一分析的结果,为我国研制同类高性能防空战术导弹时,选择或研制舱体材料提供了佐证。此外,应用形变热处理强化的理论和方法,找出了两个舱体研制加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7.
大型薄壁舱体铸件的顺序结晶铸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型薄壁舱体铸件的铸造工艺,介绍了顺序结晶铸造工艺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舱体大型薄壁件的铸造.  相似文献   
78.
董宁  吕连喜 《方舱技术》1997,6(1):25-30
随着现代国防科技的发展,方舱式装载车在特种用途车辆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方舱式装载车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舱体(工作部分)可装卸,而影响方舱装卸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方舱在汽车上的系固方式。不同的系固方式对方舱的装车速度、运输车辆选择和运输汽车的通用性有重要影响。本方对国内外常用的三种系固型式-V型、倒八字型、转锁型做了分析,并对电子部690厂新近研制成功的舱体装载快速锁紧装置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9.
张国恩 《航天制造技术》1997,(5):38-38,,40,
分析了由于舱体变形给导弹舱体对接造成困难的原因,4采用了将舱体楔环槽口由锐角结构改为圆角结构的工艺措施,从而提高了楔环连接舱体对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80.
卢山  姜泽华  刘禹  陈敏花 《宇航学报》2021,42(4):458-466
针对使用空间绳网捕获带有太阳帆板等柔性附件的大型失效航天器的碎片清除任务,充分考虑了拖曳过程中柔性附件产生的振动对系统的稳定造成的影响.首先采用凯恩方法建立了失效航天器绳系拖曳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绳的质量和振动、帆板的振动、系统的轨道运动对姿态的影响等,使动力学模型更加详细和完整,且该动力学模型不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