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8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分析弹筒外表面打磨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弹筒舱段自动打磨设备总体结构方案.根据打磨设备功能要求,详细介绍了打磨设备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LC的弹筒舱体外圆打磨设备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所有运动和位置控制,提高了弹简打磨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席玲 《中国航天》2012,(7):50-50
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3名航天员奔赴"太空之旅"。如何保障他们在神舟九号飞船内的生命安全格外引人瞩目。作为保障飞船内空气环境安全和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飞船舱体密封件,则是整个飞船舱体结构密封的关键部件。由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42所生产的飞船舱体密封件在此次任务中将全程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相伴。由于外太空的环境复杂,要求密封件在高真空、高低温交变、紫外辐照、带电粒子辐照和原子氧等特殊的使用环境下不产生降解、老化和龟裂,始终保持可靠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中高轨道卫星离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际上对卫星离轨的处置政策以及美国NASA对GPS卫星离轨参数的研究结论。从确保卫星离轨期间以及离轨后与相邻轨道卫星不发生碰撞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中高轨道运行的卫星,按照不同初始轨道参数对卫星离轨后长达200年的时间内各轨道参数的演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卫星离轨的近地点幅角初值的选取与升交点赤经密切相关。最后提出了对我国中高轨道卫星离轨高度、偏心率和近地点辐角等参数的选取建议,希望能为到达寿命末期的中高轨道卫星离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谢伟浩 《方舱技术》1995,4(3):23-33
本文对方舱舱体的装配应力、温度应力进行了粗浅的分析计算。对方舱面板局部失稳变形和鼓包原因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提高泡沫(又称PU,下同)质量,提供尽可能平整的铝板是克服面板局部鼓包的重要途径,在结构上和工艺上有效地装配应力,注意温度应力的影响,是预防舱体面板局部失稳变形和鼓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大型舱体返回入水时入水垂直速度等工况参数对其冲击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的舱体入水过程模拟方法,应用球底结构入水问题理论计算方法验证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不同入水工况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入水垂直速度和入水角度对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舱体-流体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舱体入水过程,舱体冲击加速度峰值与入水垂直速度成正比,舱体以一定角度入水能够降低入水过程的冲击加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型舱体的结构设计和入水冲击试验提供指导,从而减少试验次数,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聚氨酯等胶粘剂的粘接机理,对影响胶粘剂粘接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型异型舱体结构特点,经试验验证了所选舱体粘接接头型式及所选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特点,着重阐述了舱体粘接前的表面处理、胶粘活性荆底涂的控制、粘接的流动性及浸润(标准术语为“浸润”,下同)性等施工方面的重点控制环节,摸索出了一整套大型异型舱体粘接工艺。  相似文献   
17.
郑军  陈宏 《上海航天》2007,24(3):38-41
根据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1997年的建议,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次两脉冲霍曼变轨对寿命末期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实施离轨控制的策略。分析了剩余燃料充足时变轨中燃料消耗的计算,以及剩余燃料不足时应采用一次两脉冲霍曼变轨使卫星尽可能离开GEO的对策。仿真结果表明,该离轨控制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18.
冯必鸣  聂万胜  郑刚 《飞行力学》2013,(4):354-358,362
根据不同最优化指标要求,利用hp自适应伪谱法,对比分析了固定推力和可调推力制动离轨时的参数变化情况。通过研究发现,以燃料最省为优化指标,采用可调推力制动时,飞行器过渡段飞行时间更长,燃料消耗相对较小;而在时间最短指标要求下,可调推力制动虽消耗大量燃料,但能大大缩短过渡段飞行时间,有利于航天器在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快速返回。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天器长期处于辐照、冷热交变等恶劣环境下,内部、外部结构产生疲劳、屈曲等威胁航天器安全等因素,提出多通道分布式航天器舱体健康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能够实时将舱体强度、力、热等飞行参数采集、存储及分时下传。采用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架构设计多通道、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调零"及"差分电桥"技术消除远距离线损阻抗及压降,并通过多级选通开关高速轮询采集变化的模拟信号。测试结果表明:电阻信号采集精度高于5‰,微弱电压信号采集精度高于2‰,可应用于航天器的实时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高速摄像系统用于火箭弹离轨参数测量的方法,对设备布站方案、测量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讨论,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