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天技术   16篇
航天   12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1.
张美书  张平 《中国航天》2010,(10):39-42
<正>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的发射成功,为华夏儿女的第二次奔月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也铭刻着中国"金牌动力"谱就的崭新篇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秉承"汇聚能量推举梦想"的液体  相似文献   
12.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10,(10):46-47
<正>在发射场卫星测试间,记者看到:进出厂房的所有人,即使是卫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也必须履行严格的登记和证件检查手续,不合要求,一律不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把9月21日确定为质量日以来.迎来的第三个质量日。在今年已经过去的8个多月的时间里.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特别是在型号科研生产试验中.取得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的开门红.实现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00次发射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11,(10):36-36
10月3~7日,第62届国际宇航联(IAF)大会在南非开普敦召开。在此前一天举行的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日活动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老领导、IAA副主席刘纪原获得了IAA授予的冯·卡门奖。冯·卡门奖创立于1982年,是IAA最高奖项,每年授予一次,以表彰在科学领域取得杰出终生成就的个人。这是中国专家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5.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1):F0002-F0002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研究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性刊物。主要报导中国航天返回领域和空间遥感技术领域的有关航天返回与再人技术、降落伞技术、航天新材料新工艺、空间遥感等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文章形式主要为科技论文和综述性文章。它是目前我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目前,许多大专院校和航空、航天、军队研究单位都在订阅本刊,其中,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大型权威图书馆均有收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3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探月工程二期质量可靠性专家组成立会暨产品保证总要求评审会。探月工程二期副总指挥、工程中心主任胡浩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探月工程二期质量可靠性专家组及办公室成员、工程五大系统产品保证人员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0八所编制组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工程中心杨多和副主任和质量可靠性专家组组长徐福祥分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7月22日,伴随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六院的挂牌成立,让中国航天飞得更高更远的航天液体动力专业,终于正式组建了"国家队".  相似文献   
18.
集团公司召开质量日视频会.目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开展全员质量意识教育,警钟长呜,不断增强大家提高产品质量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3,(5):10-10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揭牌仪式3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贯彻国防军工企业深化改革精神,向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又迈出了新的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惟一的固体火箭推进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自1995年建成以来,已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成为我国开展先进固体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科学实验的开放式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