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69篇
航天   1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92.
水的高密度性和惯性决定了水介质中模拟物体运动的特点,因此水介质中航天器加速时必然会出现一定量水的运动并克服介质的流体动力阻力。总之,为了使航天器在水中达到一定量的运动,首先,穿着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带着舱外机动装置工作时要考虑流体动力阻力和力矩的数值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用以验证航天员穿射再入服(LES)在1GX和3GX负荷作用下所能够达到的范围。4名有经验的航天员驾驶员作为这项研究的被试者。被试者在布鲁克斯空军基地离心机上,执行各种伸展距离的任务,从拍摄的摄影资料获得了定量数据在3GX作用下,变化范围从增加2.04cm到减少14.4cm,被试者表现出对+X(向前)方向伸展的能力,在+Z方向,4名被试者头向下时有3名能达到距离是增加的。这表明,当暴露在1GX  相似文献   
94.
自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航天大国宣布各自的载人登月和火星计划以来,各国一方面加紧研制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和运载器,另一方面也开始制定并实施新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及健康保健计划,与此同时,美俄日也在加紧研制和试验新一代登月航天服,以实现更加轻便、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舱外活动。为了解决未来长期裁人航天的乘员健康和高效工作问题,NASA提出了“人体研究项目”,通过国际空间站医学项目、空间辐射、乘员健康对抗措施、探索医学能力、空间人的因素和适居性、行为健康与工作绩效等六个方面来研究如何减少乘员健康和绩效的风险,并以此建立乘员航天飞行健康标准的证据基础.本文将主要从航天员选训、舱外航天服以及NASA人体研究项目三个方面综述近几年来国外航天员系统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5.
□□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第1次太空行走后,苏联/俄罗斯不断加强对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和利用,特别是"奥兰"系列舱外航天服先后经历了4次改型,各项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96.
完成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是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舱外航天服是关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等单位在参与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工作中,大胆创新、集智攻关,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的高精尖技术领域,写下了中国航天的名字.  相似文献   
97.
周媛媛  陈斌 《航天员》2008,(5):51-55
翟志刚穿着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走出飞船,向全世界挥手致意,这意味着从此中国人不仅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还摆脱了狭窄飞船对双手和自由的束缚,真正漂浮在深邃无垠的星际中。"飞天"服是中国迈向太空的一个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结合苏联60年代制定的登月计划,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登月服从技术任务书的制定到最后人穿着试验的相对完整的研制历程。登月服的主要研制单位“星星”公司,在借鉴舱外航天服的设计思想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试验、计算和改进,最终研制出了登月航天员使用的“隼”型登月服和“鹫”型登月服,以趸飞船指令长使用的“海鹰”型航天服。在服装的壳体、关节和生保系统等关键系统的研制上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许多设计思路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99.
信息通报     
1.题名:探索级航天飞行任务的自主医疗;2.题名:国际空间站舱外活动中“奥兰-M”舱外航天服的辐射防护性能;3.题名:国际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产生的噪声对人听力的影响;4.题名:航天训练和地面应用;5.题名:长期航天飞行中空间站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继神五、神六之后,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今年9月,神舟七号上天了。对于中国航天来说,这次神七的发射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的开始,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走出飞船,实现舱外活动。人们通常将舱外活动形象地比喻为太空行走,这是一种更为通俗的说法。对于太空行走,人们或许会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行走?它有危险吗?航天员是如何走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