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25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着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成功升入太空,并于第二天安全返回,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山也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92.
晓帆 《国际太空》2010,(2):15-18
50多年来,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航天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演变并没有遵循稳定的发展路线。美国载人航天计划主要经历了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项目和"太空探索新构想"。目前,奥巴马政府又计划出台新的载人航天政策,可见,演变过程与总统制的决策制度以及美国保持航天技术领先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
人物素描曾经有记者这么描写他: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头银发,极显干练,一脸微笑,亲和谦逊,既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又不失机智、风趣。他叫栾恩杰,是在航天领域耕耘近40载的著名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  相似文献   
94.
全球航天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开始由最初的为军事和政府部门服务为主逐渐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转变。20世纪80年代,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将其研制的“陆地卫星”中等分辨率的图片向公众出售开始,航天技术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以一种无人预料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航天技术的商业化拓展了产业链下游的卫星应用和服务业,  相似文献   
95.
96.
林蔚然  何继伟  潘坚 《中国航天》2000,(6):26-26,39
一、运载火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发展运载火箭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方面。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对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提高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效益巨大。而运载火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其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运载火箭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省发射费用、对外发射服务和向国内、外销售技术和产品方面。1.节省发射费用应用…  相似文献   
97.
9月16日—20日,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载人航天专家齐聚一堂,交流、分享载人航天技术成果,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共同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许达哲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8.
随着数字化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技术已成为各行业的新兴研究热点,面对航天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发展要求,有必要深入研究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及其关键技术,以便更好地研究探讨航天领域相关数字化仿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数字孪生概念、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航天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及应用领域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99.
2015年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启动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质量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组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航天质量提升工程,全面落实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全年质量工作重点:1.扎实推进航天质量提升工程。各院、各专业公司要按照航天质量提升工程的总体方案,以"瓶颈突破工程、精品塑造工程、用户满意  相似文献   
100.
正张履谦,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抗美援朝期间为部队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参加其抗干扰研究,地空导弹多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张院士负责研制多种远程精密空间跟踪和引导雷达,拓宽了雷达应用;并主持研制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