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24篇
航天技术   179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3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将是信息经济时代,而空间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手段。 中国空间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相结合,比较完整配套的中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奠定了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卫星技术已经从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中国自己研制的各类应用卫星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之初,在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中国空间技术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卫星通信广播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  相似文献   
152.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09,(10):40-53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随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飞速发展起来,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带来巨大效益,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太空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卫星应用产业作为太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增长迅速.2007年产值达到138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许多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和企业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纷纷加大开支和预算.加快技术创新,加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市场也在追逐这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4.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这一年又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张完美的“成绩单”。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创历史新高.“15箭20星”的发射记录让中国航天的发射次数比肩世界一流。嫦娥二号任务圆满完成.为实现探月工程二期“落月巡视勘察”目标铺平了道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  相似文献   
155.
《航天员》2012,(4):74-74
英国BBC:中国每一次载人航天实践都值得纪念,在过去的4次航天飞行中,每一次都有新技术出现,这体现了中国对于自身航天技术的信心十足。西班牙《国家报》:这是2008年9月以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第一次有航天员参与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接任务将手控完成,便于中国科学家进行一项美俄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掌握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6.
157.
《中国航天》2007,(7):20-21
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前苏联研制建设的一个基于无线电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由俄航天兵为俄政府运行。它与美国的“全球定  相似文献   
158.
王山而 《航天员》2009,(3):67-67
如果忽然有一天,在宇宙中发现了大量反物质,甚至发现了由反物质组成的“反星球”存在。也许会给人类科技的进步带来不可思议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9.
王家胜  陈萱 《中国航天》2004,(11):25-29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航天技术与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指挥通信、精确作战等方面的能力。伊拉克战争已成为美国新航天技术与装备的试验场。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结了航天技术与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发展航天技术与装备做出了重大调整。进而也将对世界航天技术与装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0.
在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创建50周年之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也走过了45载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出批示,在上海建设防空武器研制基地。45年过去了,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又承担了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入飞船等航天产品的研制任务,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目前,已成长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形成了资产上百亿、员工近两万的集团规模,民用产业涉及新型材料及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信息技、汽车零配件、家用电器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