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8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748篇
航空   2624篇
航天技术   1194篇
综合类   264篇
航天   296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41.
近几年来,国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入全盛时期,在应用领域内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不仅航空航天工业竞相选用,连汽车、电子、医疗器材等部门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然而,总的来说,金属基复合材料仍是为满足航空航天需要而发展。例如,高温合金复合材料,可为更先进的火箭发动机和燃气涡轮提供所需的高温强度;钛及钛-铝基复合材料可为航空航天飞机提供所需的轻重量和高温性能;铝基和镁基复合材料可为航空和空间结构提供所需的轻重量和高刚性。  相似文献   
442.
443.
新型导电聚合物微波吸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44.
运用弥散沉淀硬化理论,对小型弹性元件用铍青铜接点簧片和挠性杆进行了时效强化研究,找到了极薄型的QBe2铍青铜簧片的较佳时效强化工艺(320℃/2~3h或345℃/1h)和QBe1.9挠性杆的双重时效工艺(355±2℃/20min 240~250℃/2h),获得了较好的时效处理结果,使宇航工程仪表用弹性元件达到并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45.
446.
447.
四向复合材料基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向碳-碳复合材料是随宇航工业而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新材料,四向立体织物(简称4D织物)是这种新材料的基材,也可以制成其它不同用途的各种新型四向复合材料。本文以矢量运算方法导出了4D织物的单元结构、整体结构及内部截面,建立了4D织物的组织循环,并对4D织物中纤维束的形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8.
张洪武  张昭  陈金涛 《航空学报》2006,27(5):949-956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不同搅拌头平移速度下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焊接构件Al6061-T6材料的三维流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搅拌头平移速度的变化对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和材料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头前方的材料向上涌起,被旋推到搅拌头后方并开始向下运动,这一过程是促使搅拌摩擦焊接顺利完成的主要原因。材料的等效塑性应变等值线与不同焊接区域的边界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搅拌头平移速度的增加,垂直于焊缝方向上的截面上,等效塑性应变减小,但是材料的流动速度会随之增加。较低的搅拌头平移速度有利于焊缝中心线两侧材料的融合。  相似文献   
449.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6):F0004-F0004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金属材料及特种工艺加工事业部主要从事我国导弹,航天运载火箭型号产品所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研究和型号产品的研制,生产,多年来,紧密结合航天型号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金属材料研制和特种工艺的开发。  相似文献   
450.
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了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了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评定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