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4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564篇
航空   2460篇
航天技术   1257篇
综合类   353篇
航天   34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67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通航后,机务系统有了重大调整和变化,增加了人员和大量设备。目前,面对新的情况,机务系统在安全生产、设备保养、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隐忧,应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2.
安全和文化——管制员眼中的空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交通管制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航空器的安全,空管事业“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才能稳定”,因此,空管文化首要的是安全文化。空管安全文化的力量无边无际,无处不在,影响到每个角落、每名员工,管制员工既是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承载者,又是空管安全文化影响的直接对象。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极限穿透比动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光辉  黄海  胡震东  徐小刚 《宇航学报》2006,27(5):1000-1003,1028
研究建立宅间碎片对目标超高速撞击条件下临界穿透靶标的损伤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临界穿透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系统分析了初始条件与临界穿透的关系,捉出碎片临界穿透靶板的比动能概念。然后分析了临界穿透下的碎片比动能,认为比动能是速度的函数。最后,考虑碎片的实际撞击过程巾最大着靶面积为变形面积,对比动能进行修正,获得了极限穿透条件下的真实比动能与速度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6.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航空中心的统计表明,有80%的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必须开展人为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减少人为差错事故。心理素质作为人为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航空气象预  相似文献   
137.
2007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四)凌晨,浓雾袭击北京首都机场,能见度由1500米突然下降到50米,首都机场顿时被淹没在雾海之中。浓雾从凌晨一直持续到夜间,致使数百架航班停场不能起飞。航空公司不得不取消当日飞行计划,多架来首都机场的航班被迫中途返航或备降到其他机场,给春节期间人们的出行和民航经济效益都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当日首都机场能见度恶劣的直接因素平流大雾  相似文献   
138.
一、背景 为了增加空域容量,提高空域利用率,保证空中交通安全和畅通,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益,空管系统将于2007年11月22日零时起,对8400米至12500米之间的航空飞行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为了支持在RVSM条件下的空管运行,大连区域管制系统必须针对扇区划分、扇区运行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改革的平稳过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9.
飞船的双冲量最优交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作者在文献中所介绍的Clohessy—Wiltshire方法,在线性引力模型的假设下,求得了实现双冲量交会的最优解析解,即实现交会所需施加的两次冲量之和最小。数字仿真表明,本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0.
我国国防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国家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发展国民经济,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对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一直比较关注和重视,在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