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96篇
  免费   7128篇
  国内免费   3296篇
航空   24990篇
航天技术   5997篇
综合类   2805篇
航天   13628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1087篇
  2022年   1245篇
  2021年   1484篇
  2020年   1317篇
  2019年   1406篇
  2018年   880篇
  2017年   1134篇
  2016年   1327篇
  2015年   1318篇
  2014年   1810篇
  2013年   1774篇
  2012年   2475篇
  2011年   2307篇
  2010年   1963篇
  2009年   2134篇
  2008年   2172篇
  2007年   2054篇
  2006年   1687篇
  2005年   1717篇
  2004年   1501篇
  2003年   1484篇
  2002年   1163篇
  2001年   1195篇
  2000年   1030篇
  1999年   902篇
  1998年   866篇
  1997年   907篇
  1996年   942篇
  1995年   918篇
  1994年   849篇
  1993年   730篇
  1992年   745篇
  1991年   638篇
  1990年   544篇
  1989年   637篇
  1988年   274篇
  1987年   287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通过构造基本群的正规子群,得到有限复迭空间和自映射的提升。并定义了NL数,指出用NL数可以估算自映射的Nielsen数。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对直径D=450mm的加力模型燃烧室应用旋流技术组织燃烧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简单V型槽加力室相比,旋流燃烧室S型有其突出的优点:在相同的状态下,S型与简单V型相比,燃烧效率高6%,S型贫油熄火当量比EQa=0.0067,而简单V型为0.2659,在整个供油范围内S型燃烧平稳,在加力当量比FQa=0.3-0.8的范围内,S型的推力比简单V型高2-4%,S型尾喷流火焰矩而呈兰色,简单V型火焰长而黄兰不均。研究也证明了:预燃室的性能,预燃区的供油量,旋流燃烧室的速场,尤其燃油浓度沿径向的配制是旋流燃烧室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4.
175.
176.
苏联利用不载人航天器来研究地球并携带材料加工试验件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目前,苏联试图要使这些航天器商业化。本文逐一介绍了已多次飞行过的或在研的不载人航天器的任务和性能数据。  相似文献   
177.
《宇航学报》2004,25(1):40-40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日本火箭学会联合举办的“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它每两年由中、美、日三国轮流举办。自 198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过 9届。由于 2 0 0 3年春季 SARS的影响 ,原定于 2 0 0 3年 5月召开的第 10届 ISCOPS会议改期于 2 0 0 3年 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本届会议研讨内容包括国家及国际空间计划 ;国际学生会议及竞赛 ;航天动力学、导航与控制 (包括机器人及地面操作系统 ) ;卫星通信、广播、遥测遥控与跟踪 ;卫星遥感、气象、小卫星系统 /星座等 ;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78.
通过对有关技术文件,试验报告的分析论证,研制出喷口位置指示器的校准装置,为解决发动机喷口位置的准确性提供了正确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9.
子力 《中国航天》1996,(6):14-14,16
飞马座XL取得首次发射成功美轨道科学公司的加大型飞马座空射型运载火箭飞马座XL在进行第三次发射时终于获得了成功,把美空军的一颗小型研究卫星送入轨道,从而为飞马座火箭落实今年内乃至今后的发射安排铺平了道路。这次发射是3月8日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0.
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和实测试验方法,探讨了梁在塑性动态断裂过程中,其塑性铰转动因子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断裂过程中塑性铰几何转动因子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并以3点弯曲梁理论分析解为例,计算了梁在塑性动态断裂过程中,其塑性铰转动因子的变化规律。该计算结果与3点弯曲梁动态断理解实验实测相一致。理论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梁的塑性铰转动因子具有几何与物理两种不同的本质含意,并可直接用于修正梁的塑性动态断裂的理论分析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