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629篇
航天   110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太空探索》2012,(9):26-27
从最小配置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全系统状态上天的神舟二号;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太空行走;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八号、九号相继突破自动、手控交会对接,实现航天员短期驻留……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载人航天,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开展规模适度的飞行试验. 20年神舟飞天,中国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随着第4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必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中国人也必将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982.
江山 《太空探索》2012,(11):19-19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近日对媒体称,印度至少在未来5年内不会送人上天。他说,尽管印政府已批拨约15亿卢比(2800万美元)进行预先论证,但载人航天项目尚未获政府正式批准。印2006年宣布的最初规划提出要送两名航天员上天,进行一周的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983.
王娟 《中国航天》2012,(7):25-25
提到中国的"神箭"——长征二号F火箭,很多人都会关心它的两个专属指标:0.97和0.997。这两个数字分别指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为载人,长二F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在我国所有在役火箭型号中是最高的。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如今,在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九号飞船随改进型长二  相似文献   
984.
动态     
《航天员》2012,(5):44-45
罗伯特·萨斯克宣布离开加拿大航天局;国际空间站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一名前航天员玩摩托艇不幸身亡;ESA女航天员萨曼莎将于2014年飞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进行航天员选拔改革;两名资深航天员离开NASA;俄航天员完成2012年第二次太空行走;俄航天员队伍或选入两名女航天员;美国首位女航天员萨莉·赖德病逝。  相似文献   
985.
周建平 《航天员》2012,(4):42-43
2012年6月29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神舟力号飞船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在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陆场。手控交会对接的实现,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986.
左永亮 《航天员》2012,(4):60-69
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成功。17fl,1-06分,航天员景海鹏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舱门,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中国航天员首次访问在轨飞行器获得圆满成功。随后刘旺和刘洋也陆续进入天宫一号,3名航天员一起微笑挥手致意,第一次在中国的空间实验室留下了“全家福”。在距离地球30万米的高空,3位航天员开始了为期10天的的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987.
《航天员》2012,(3):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5月17日8点39分,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自动对接,与空间站上的3名航天员正式组成第31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这是2012年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3名航天员即将在空间站度过126个不平凡的昼夜。  相似文献   
988.
《卫星应用》2012,(4):4-8
浩瀚无垠星空,中华神舟翱翔——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已成功发射了9艘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4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1992年,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20年不懈探索,在党中央坚  相似文献   
989.
长期空间飞行会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开展航天员生命保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核磁共振技术是疾病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样在航天员生命保障医疗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航天员选拔、训练和航天员医监医保的相关知识,探究了超导核磁共振技术在航天员生命保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0.
迟惑 《太空探索》2013,(4):34-35
近几年月球探测再次成为国际宇航界的热点。因为数十年前的阿波罗计划已经实现了载人登月,那么仅仅重复前人已经做到的事情,就很难打动预算委员会了。所以,建立月球基地就成了合理的新目标。不但美国,欧洲也对月球基地很有兴趣。传统设计上的月球基地建设,都要从地球上运去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用航天员和机器人搭建。因为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建筑工作要比地球上轻松得多。不过真正困难的部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