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629篇
航天   110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蒋迅 《航天》2013,(11):52-53
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轰动大陆,中国教育部表示,大约有6千万学生和教师观看了这次太空授课。“神十”任务的这一亮点,也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亮点。2002年11月,佩蒂特在国际空间站上载人航天的任务之一就是教育下一代。美国航宇局(NASA)在太空授课已经有很多年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航宇局曾经从美国中小学教师里选拔了四位航天员。他们在美国青少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要介绍的“周六科学实验”是美航宇局的科学家航天员佩蒂特进行的。佩蒂特出生于1955年。  相似文献   
232.
时来  雨轩 《航天员》2013,(4):56-65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神舟十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托举下腾空而起,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进而开启了神十飞行乘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为期十五天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233.
孙梦婕 《航天员》2013,(2):21-22
1990年5月,欧空局和德国签订协议,欧洲航天员中心(EuropeailAstronautCentre,EAC)正式成立,并迅速成为所有欧洲航天员的基地,机构设在德国科隆,隶属于欧空局。当时。EAC由来自欧空局、意大利航天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德航局的9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航天员大队管理、欧洲航天员的培训、制定国际空间站训练任务计划、协调所有欧洲航天员活动和航天医监医保.  相似文献   
23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6月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当天,神舟十号飞船、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235.
《航天员》2010,(4):44-44
国家形象宣传片项目总策划人朱幼光近日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国庆节前.国新办将在国际主流媒体面向世界观众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国家形象宣传片主要包括时长30秒的广告短片和15分钟的专题长片。将由50多位中国各界名人来诠释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36.
张叶 《航天员》2013,(6):31-32
为激发中国大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9月25日下午,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  相似文献   
237.
生活中,漏水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在太空尤其是在执行出舱活动时,漏水可真不是小事,它可能使航天员有“窒息”的生命危险。不久前,意大利航天员卢卡·帕米塔诺(Luca Parmitano)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就因“头盔”漏水不得不提前终止任务。之后,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回忆了那次太空历险经历,与我们一起分享他是如何度过这次惊险的。  相似文献   
238.
王朋 《太空探索》2012,(8):11-18
经过12天15个小时的飞行后,6月29日10时03分,3名航天员乘坐的神舟九号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在他们长达13000千米的回家"路上",守候着成千上万的护卫者。本文作者就是多次在飞船着陆场迎接航天员归来的工程管理人员,请看他从回收现场发回的记实报道。  相似文献   
239.
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表示将组建载人发射服务机构,专门支持美航宇局及其合作伙伴发展向低地轨道运送美国航天员和开展低地轨道以外载人探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0.
蒋迅 《太空探索》2013,(5):42-43
今天,我想讲一个从职业美式足球运动员到美国航天员的故事。对于我来说他的背后体现了美国航宇局的一种文化。他的名字是利兰·D·梅尔文。梅尔文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一名航天员。虽然他小的时候像其他美国人一样记得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但他没有觉得自己要走上那条路。甚至在已经进入航宇局工作之后他也没有想到过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可以说他走上这条路是他对自己兴趣的发现更新与一连串的机遇的结合。应该说,梅尔文在童年时没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