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1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0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卫星应用》2012,(1):6-13
(2011年12月)前言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  相似文献   
92.
肖志军 《航天员》2008,(3):58-59
作为《航天员》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的孙锦云老师一直热心航天科普事业。多年来,她总是不辞辛劳,辗转全国各地,举办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很难想象,她的听众里有七、八岁的儿童、有中学生,大学生,有战士,有教授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超过百场的讲座打动了十几万的受众。有人说,她的讲座改变了自己的人生。2008年4月14日,被湖南大学聘为校长顾问及兼职教授的孙锦云老师,应邀去湖大参观。在那个细雨漾漾的晚上,她照例走匕讲台,为湖大的莘莘学子进行了一场精彩动人的航天科普知识讲座——"嫦娥,让月球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93.
尚辉 《国际太空》2009,(7):11-15,23
1概述 2008年11月26日,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在爱知县飞鸟村的工厂向媒体展示了新型H-2B运载火箭。该火箭计划于2009年搭载向“国际空间站”希望号日本实验舱输送物资的“H-2转移飞行器”(HTV)无人飞船升空。2009年元旦,在展望2009年日本航天事业时,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理事长立川敬二表示:  相似文献   
94.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5.
《太空探索》2004,(2):24-25
2003年已过去,但2003年却作为中国航天最辉煌的一年而永远载入史册。从敦煌的飞天壁画,万户的飞天实践,到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邀游太空21个小时后而顺利返回地面并自主出舱,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在2003年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6.
在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前,我们走进了载人飞船研制队伍,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在十余年的飞船工程研制中所形成的“神舟”精神和“神舟”文化,他们以“祖国利益至上,用成功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勇攀科技高峰的开拓创新意识,以“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文化和同舟共进刨一流的团队精神,谱写着中国空间事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7.
《推进技术》2009,30(6):655-655
2009年9月5日17时40分,中国导弹技术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航天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守槃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98.
刘畅 《航天员》2011,(3):72-74
2011年4月15日,约翰逊航天中心的任务控制中心被NASA命名为克里斯托弗·卡夫任务控制中心。这一命名是为了纪念美国著名航天专家克里斯托弗·卡夫(Christopherc.Kraft)为美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是为美国的太空飞行掌航的“舵手”。  相似文献   
99.
10月17日,随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返回舱走出,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效组织、积极努力、扎实工作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这一成功,不仅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圆满成功,还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的顺利实施开了好局。  相似文献   
100.
水客 《航天员》2008,(4):50-51
雨后酒泉,天气清新。东风航天城,那远远就可看见的,是高耸入云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载人飞船发射塔架。在这里,人群汇聚,个个喜笑颜开。2008年6月28日,是东风航天城的"城民",以及所有酒泉人大喜的日子。这一天,东风航天城进行了2008北京奥运火炬的点火和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