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1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0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1 中国通信卫星发展历程□□中国先后自行研制和发射了 3种类型的通信卫星 :东方红 - 2、 2 A、 3(DFH- 2、2 A、 3) ,它们均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 - 2卫星是中国第 1代通信卫星 ,一共发射了 2颗。第 1颗于 1984年 4月8日发射 ,定点于 12 5°E;第 2颗于 1986年2月 1日发射 ,定点于 10 3°E。卫星本体外形为直径 2 .1m、高 1.6 m的圆柱体 ,包括通信天线在内卫星总高约 3.1m。它采用双自旋稳定、体装太阳能电池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微波统一测控体。卫星起飞重量约 92 0 kg,由长征 - 3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 ,进入转移轨道后…  相似文献   
242.
阿瑟·克拉克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他在小说中所描绘的许多未来科学技术接二连三地变成现实,连时间都惊人地吻合。世人无不诧异其科学预测超乎寻常的准确性。最近克拉克又对从2001年开始后100年内的科技发展尤其是航天事业的发展作了预测。在预测前他有一段自白。  相似文献   
243.
建设先进文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传统。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还孕育了伟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生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44.
游本凤 《太空探索》2012,(12):41-43
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县境内一座叫金鸡山的山沟内,青山绿水,竹林遍野,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山野里,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前不久,笔者故地重游。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直到山顶,方才见到试车台的"庐山真面目"。只见试车台塔楼高高地屹立在山顶,昂首向天,仿佛在述说着一段"好汉当年勇"的壮丽故事。  相似文献   
245.
路得 《航天员》2012,(1):30-31
自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初期到现在,进入太空似乎只是航天员们的专利,即便曾有人以“游客”身份飞入太空,那也是屈指可数。然而,随着世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商业载人航天的异军突起。太空的大门已经逐步向普通人敞开。目前,美、俄已经同意允许更多太空观光客访问在轨的国际空间站。同时,不少私营公司也通过各种途径让游客体验太空感受。  相似文献   
246.
□□2010年6月28日,美国政府发布了新制订的《美国国家航天政策》这是奥巴马政府向世界宣布美国未来航天发展策略的宣言。新航天政策强调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和商业化,而对美国太空军备控制的国际条约阐述较少,其进步意义在于为和平利用太空打开了一扇门。  相似文献   
247.
《中国航天》2008,(1):3-5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广大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248.
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日前表示,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研制实现了新的突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深空探测的全新历史阶段.他同时透露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整船综合测试阶段,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突破众多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49.
读者园地     
《航天员》2008,(1):78-80
对本刊读者的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朋友: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喜爱。您的支持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与鼓励。我们的杂志从创刊到你手中拿到的这期刊物已经连续出版发行了15期。而我们的部分订户朋友是从总第1期或总第7期开始订阅至总第14、15期,所以烦请您留意一下订阅的杂志是否已到期。如快到期或已到期.希望您能继续订阅本刊,本刊订阅价格保持不变(8元/册,48元/年)。有关的优惠赠送活动请关注本刊第79页的征订广告。  相似文献   
250.
宋智 《国际太空》2000,(11):1-9
1 欧洲民用空间技术的发展1 .1 欧洲民用空间技术的发展背景□□ 1 957年 1 0月 4日 ,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航天器。其后 ,美、苏之间展开了空间竞赛。到 1 960年 ,在短短 3年时间内 ,他们相继试验和发展了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月球探测器、导航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等 ,迅速开辟了空间技术发展的诸多领域 ,并建立了发展空间技术所需的众多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空间技术的开发 ,使美苏两国的活动半径和能力直接拓展到人类从未达到的外层空间 ,从而极大地显示了其综合国力和整体工业实力 ,极大地加强了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