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226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31.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作品提出了"脱窠臼"的要求。他的小说创作确实遵照这一原则进行,但是他的传奇创作却不断出现直接借用自己已经出版的小说故事的情况。探究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除了可以借体裁的转变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之外,这种题材的借用也是明清传奇作者的共同习惯。而恰是从李渔对这种习惯的遵从中,我们更可以发现古代作者们对于小说与传奇两种不同体裁的文体认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2.
纤维泊松收缩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裂纹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细观力学方法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单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纤维泊松收缩对基体裂纹演化的影响,将库仑摩擦法则与拉梅公式相结合分析复合材料细观应力场,结合临界基体应变能准则以及界面脱粘断裂力学方法确定基体裂纹演化,讨论了界面摩擦系数、纤维泊松比、界面脱粘韧性以及纤维体积百分比等参数对界面脱粘和基体裂纹演化产生的影响,并与常界面剪应力假设下基体裂纹演化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33.
复合材料阶梯形胶接接头渐进损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双阶梯形胶接接头的三维(3D)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拉伸载荷下的渐进损伤分析(Progressive damage analysis,PDA)。采用含正交各向异性损伤的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CDM)本构方程对层合板进行描述。采用粘聚区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对共胶接界面进行模拟。引入合适的损伤起始和损伤扩展准则,预测了双阶梯形胶接接头的损伤扩展方式和连接效率。进一步讨论了台阶长度、外加铺层搭接长度及厚度对失效模式及连接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4.
应用等效夹杂的细观力学理论,针对一种与取向相关的细长椭球颗粒填充情况,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弹本构方程。发现颗粒对基体的增强效应主要体现在颗粒的纵向,得到了颗粒无序取向对基体的增强效应与颗粒单轴取向对基体沿该取向的增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定量的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235.
本文分析了树脂砂补离心铸铁管的机械粘砂机理,并通过试验对得出的涂料配方的防渗透,易剥离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36.
Udimet 720 Li材料B-P型粘塑性本构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航空发动机用涡轮盘材料Udimet 720 Li,根据高温单轴实验结果,对其在各种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开展了采用Bodner-Partom(B-P)统一型弹-粘塑性本构方程进行建模的研究.充分讨论了基于内变量理论的该型本构模型对率相关拉伸、循环硬化及蠕变等力学行为同时进行建模的能力;根据对模型的本构分析,给出了一种分类加整体考虑的模型参数优化策略.通过ABAQUS用户子程序,把该模型结合进了有限元方法,并进行了计算验证.研究表明B-P本构模型可较好地建模高温镍基合金Udimet 720 Li的各种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237.
操安博  林秋红  邱慧  李潇  刘志全 《宇航学报》2023,(11):1777-1784
针对Hart-Smith板壳粘接缝模型不适用于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问题及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中粘接缝二维模型缺失的问题,开展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工作。首先基于Kirchhoff板理论建立了空间薄膜结构粘接缝的三维模型,计算了粘接缝内部剪应力和剥离应力分布;其次,将三维模型映射到二维,建立了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给出了二维等效模型的杨氏模量和强度的计算方法;最后,对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进行了仿真校验,仿真结果表明,根据二维等效模型求得的杨氏模量误差为4.5%~11.8%,且该误差与粘接缝宽度正相关。仿真校验证实了粘接缝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剪切,且粘接缝的等效强度不受粘接缝宽度影响。当粘接缝宽度为5 mm时,二维等效模型比Hart-Smith模型求得的等效强度误差减小了29.2%。薄膜粘接缝二维等效模型为空间薄膜结构高精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8.
为了研究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细观损伤及传力特性,基于粘超弹性材料本构和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结合DIGIMAT建立了推进剂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通过应力集中因子和载荷传递系数定量分析了颗粒和基体之间的载荷传递及应力集中程度。结果表明,颗粒位置随机并不会对力学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但颗粒发生“脱湿”的位置改变可能会影响裂纹扩展的路径;颗粒的长径比越大,应力集中现象越明显,相较于椭圆形颗粒,圆形颗粒的界面更容易发生“脱湿”损伤;大颗粒含量越高,初始阶段颗粒的应力集中程度越大,基体的应力集中程度越小,载荷传递的效率越高,脱粘后变化趋势相反,同时大颗粒含量的增加会加快界面损伤的进程,加剧界面损伤的程度;颗粒体积分数越大,颗粒和基体的应力集中因子都将逐渐增加,初始阶段载荷传递效率越低,脱粘后载荷传递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239.
为控制支化叠氮缩水甘油聚醚(Branched Glycidyl Azide Polymer,BGAP)质量,对BGAP的流变性能与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美国TA公司ARES型高级旋转流变仪检测了BGAP的动态流变性能、零剪切粘度和粘流活化能,并应用十八角度激光光散射(LS)、粘度(CV)和示差折光(DRI)三检测器与...  相似文献   
240.
二维可压无粘流的自适应流量修正有限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庆东  温功碧 《航空学报》1994,15(11):1291-1297
从非定常Euler方程组出发,采用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研究二维无粘流动问题的自适应流量修正有限元解。将FEM-FCT与网格自适应相结合计算了NACA0012翼型的三个算例。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其他计算结果比较,亚音速和超音速绕流符合很好;跨音速绕流情况存在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