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6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83篇 |
航天技术 | 110篇 |
综合类 | 79篇 |
航天 | 3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80篇 |
2009年 | 94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分析和产业组织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6,24(6):40-43
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市场集中度、行业壁垒、市场容量等因素的深入研究,判定我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存在过度竞争和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组织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2.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分工、产业转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彦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7,25(1):40-43
对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长三角地区初步出现了产业分工,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竞争、技术转移和产业政策引导。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还存在着生产要素流动性不强,地方政府的限制等制约产业分工、产业转移的因素,因此短期内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不会大规模出现。 相似文献
423.
产业重组的意义在于竞争—欧洲航空航天工业新的重组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产业 结构调整和重组一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题。市场经济发达的欧洲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对欧洲进行调整,不断以惊人之举,震撼着全球。从欧盟的成立,欧元的推出,直至欧洲航空航天工业的大组合,一件件新的举措,令人瞩目。 欧洲航空航天产业重组的过程 导火索 20世纪最后10年是世界航空工业重新洗牌、重新定位的年代。美国航空工业的兼并重组引发了世界航空工业的“世纪调整”。想当初,1993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莱斯·阿斯平在“最后的晚餐”上一声令下,拉开了美国防务产业结… 相似文献
424.
朱蓬杰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3,21(Z1):103-104
提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校办产业向科技产业方面转轨的思路,分析如何营造创业氛围,让“知本”尽快转化为资本;如何规范科技企业的运作、规避风险并展望科技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425.
426.
427.
<正>40年前,东方红1号开始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沉浸在成功首发人造卫星中的中国人,还无法完全预知人类开发探索太空将会带来哪些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8.
2010年5月19―21日,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包括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在内的7家单位主办,旨在搭建一个开放、权威的学术交流平台,增强社会和学术界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参与度,凝聚导航精英,活跃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的学术氛围,促进全球卫星导航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北斗"应用产业蓬勃发展。从事"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的领导、专家、代表,以及国外卫星导航专家,共1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429.
企业的技术改造,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设备、工装、原材料、能源等各个领域,改造落后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消耗,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因此,技术改造是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变的关键环节之一。特别是作为高科技的航天产业,设备仪器、计量检测等手段的技术改造,是保证航天产品高质量与高可靠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没有高新技术,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工装和计量检测装置,就没有航天的未来。 相似文献